
0xzhaozhao|2025年03月17日 19:10
前两天和门子深入交流,
他给我的建议是:
「在走完接下来我要走的路之前,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路径、计划和学习对象,否则被卷出局的很可能就是我自己。」
曾经的我很排斥社交,
除了和某个群体面基外,
顶多就是在线上参加有框架的space了。
一方面源于内向性格,
另一方面觉得大多数…的虚假的「表演」味太重了,这种虚假感让我极度不适。
但这两年的经历让我想明白了,
为何和当初的同行者的差距越拉越大了。
即便在Web3,
人情世故依然是绕不开的必修课。
特别是当撸毛进入这个「熊市胡同」,
原有打法明显力不从心。
摆在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改变自己,
要么出局离场。
最近被拉进几个撸毛社群,
结合个人观察总结几点:
1. 切忌不要公开吐槽某些博主——他们从不透露重仓项目,却总能在空投时亮出成百上千账号
2. 不必每次空投后深扒KOL的钱包地址,然后追问「为何没怎么交互却能拿顶格空投」。
3. 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社交部分(人情世故)权重已超越单纯「上号」操作。
4. 近半年观察到的案例:
• Sign项目给粉丝数200+的真人发放价值6000UNFT奖励。
• Story项目向800+粉用户发放优质奖励(熊链/Movement同理)。
5. 核心命题始终是:「如何进入项目方视野」!
6. 抱怨毫无意义,真正该去思考的是:为什么不能让自己成为圈中之人?
分享至: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