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in Wu|2025年02月24日 01:22
编辑整理了前几天 Bybit CEO BEN 参加我们 SPACE 的内容全文,我整理了几个要点,细节更丰富:
- 并非完全没有停止提币,而是根据客户级别分批允许提币,散户基本都能正常提,只是以太坊无法提取,机构客户沟通,12 小时后全面放开
- SPACE 里已经说了,会尽快通过 OTC 交易等方式把这些钱还上(如果仔细听到这句话的同学去做多 ETH 应该可以小赚一笔)
- CZ 建议停止提币没问题,如果是热钱包出问题得冻结所有出金。慢雾看后说剩下的部分没有问题,所以才放心做出决定
- 检查过,所有参与签名的人的电脑上都没有木马。各种可能性都有,但现在没办法确定排除哪一种,所以还在查。可以把冷钱包想象成汇丰银行。这次事件就是“汇丰银行”这边出了问题 — — 我把钱往回拿的时候被拦截,导致全部被盗
- 有四个人负责签名,都在不同的网络环境,电脑也定期排查,事后也没发现木马。签名时不在同一个地方,甚至不在同一个国家,是一个人签完后下一个再签,每次都会检查 URL 之类的东西。还在排查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 审计机构发布了声明,证明他们审计过 Treasury,确认我们的现金和代币储备完全可以覆盖这 15 亿美元的损失
- 不敢想象,如果损失达到 100 亿美元这种量级会怎样,可能得考虑卖公司了
- 最幸运的是,USDT 也在 Safe 的一个钱包里,差不多 30 亿美元,是以太坊的两倍。但那个钱包因为 USDT 储备充足,基本没动过。我猜黑客可能等了一阵子没耐心了,或者不敢动 USDT,因为 USDT 容易被冻结
- 首要任务是透明、重新赢得信任。最关注的是这件事对业务的影响,比如流失了多少用户、多少 VIP 客户、多少机构
- 以后的冷钱包必须分散,不能再把这么大的资产放在一个钱包里。为什么要把 15 亿美元放一个钱包?分成五个不行吗?至少损失不会这么集中。可能因为我们从没被盗过,对出入金体系太自信,就没在这环节多想,更多关注签名环境和电脑安全。我觉得这是个思维转变,不再是想着如何永远不被盗,而是假设会被盗后,怎么确保损失不至于让我们一无所有,而是控制在能承受的范围
- 每个月都有被盗和系统崩溃的演练,这次属于 P1 级别
- Bitget第一个提供帮助,没有任何条件,合同都没签
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WYsQYdadOPWgtGTMqQL2iA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