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出海是最佳时机,企业出海+个人出海,海外再造一个'中国',成为当下的焦点。塑造一个全球竞争力的集团企业和个人资产全球化布局,当前是最佳的时间窗口期。
近年来,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加深,内需增长乏力,市场竞争激烈,促使企业与个人将目光投向全球市场。这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的“全民出海潮”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分析日本的成功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对于企业与个人抓住出海机遇意义重大。
1. 日本出海的背景与成就
经济背景:
• 内需疲软:泡沫破裂后,日本国内消费需求大幅下滑,1992年雇员薪资增速从5.5%骤降至1.8%,后持续负增长。
• 投资驱动转型:日本通过扩大海外投资,缓解国内需求不足,拉动出口增长,形成“海外再造日本”模式。
数据成果:
• 海外净资产:截至2022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达到418万亿日元,占国内总额的76.7%。
• 出口占比:出口额占GDP比例从1995年的8%提升至2021年的20%,支撑了经济长期增长。
• 对外直接投资(FDI):1990年FDI占GDP比重为6.5%,2021年增至40%。其中,对中国和东盟投资占比逐年提升。
2. 日本出海的策略与逻辑
投资策略:
• 拓展品牌影响力:例如通过汽车品牌如丰田和本田在新兴市场的布局,占据心智市场。
• 重塑全球分工体系:形成以日本为核心的“大雁体系”,将技术创新放在本国,将制造外包至中国、东盟等地。
• 获取低成本劳动力:如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
出口驱动:
• 产业结构调整:过去出口以机电和运输设备为主(占比70%),近年来消费品和医疗产品占比持续上升,从1995年的6.4%提高到2023年的17%。
• 市场机会: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日本抓住了中国消费升级带来的巨量进口需求,对华出口额在1995-2010年增长9倍。
3. 当前中国出海的路径
经济背景:
• 结构性改革压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
• 政策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了中国在亚非拉的经济影响力,同时鼓励企业全球化布局。
企业出海:
• 制造业出海:例如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巴西、泰国建厂,直接服务当地市场,降低出口依赖。
• 品牌占领:Shein通过快速布局新兴市场,抢占消费者心智,奠定跨境电商优势。
• 技术创新反哺:华为等企业利用海外市场利润,反哺技术研发以提升竞争力。
个人出海:
• 岗位需求:2023年,海外岗位需求同比增长92%。新能源、物流和研发领域对技术与管理人才需求尤为强劲。
• 热门地区:印尼、越南、中国香港为求职者首选目的地,非洲和中东市场增长显著。
数据成果:
• 亚非拉市场增长:中国企业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近20%,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 跨境电商:2023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9.8%。
• 新能源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54.6%,其中欧洲市场占比超30%。
4.启示
1. 双轮驱动模式:企业需要平衡低成本生产与高附加值创新,利用利润反哺研发以提升全球竞争力。
2. 市场前置布局:抓住亚非拉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爆发期,占领市场空白,形成品牌早期优势。
3. 人才战略:培养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企业在海外的组织扩展需求。
4. 技术输出与合作:通过技术授权与合作方式,进一步扩展海外市场份额,避免单纯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
5. 展望与总结
日本的出海经验证明,经济困境并非无解,合理的全球化布局能够为国家和企业创造长期增量。当前中国出海正处于品牌导向的早期阶段,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新能源产业的双重推动下,未来有望形成更强大的全球影响力。同时,企业与个人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共同实现“海外再造中国”的新愿景。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