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种姓制度的根源在于古代印度是个低熵社会

CN
Lanli
关注
4小时前

印度种姓制度的根源在于古代印度是个低熵社会。

✅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低熵地理+低外敌压强+高宗教渗透下的稳定态结构,而中国则因高熵冲击+地理挑战+政治动荡周期,注定需要一个高强度、流动型、统一型的中央权力系统。

印度社会早期没有经历高密度生存焦虑,更强调“顺应自然–安于本位”。也就是说,因为很少有外敌、而因为粮食产量足够,即使是最底层的人也基本不会饿死。在这种稳定态之下,土地也必然会集中与高种姓人手里,这时,种姓制度成为一种长期稳态的存在。换句话说,这是一个低熵、低外界刺激的社会,也许适合种姓制度。

作为对比,中国是一个相对高熵社会,北方的游牧民族定期入侵,黄河改道需要大幅度协作,北方在王朝循环中经常沦为战场,南方则开发较晚,又受到北人南下的影响,因此也没法保持低熵状态 - 例如宋朝统一北方后迅速统一南方。这使得中国必须采用一种更高熵的结构 - 文官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Gate:注册解锁$6666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