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pper 花椒(解盘)
pepper 花椒(解盘)|2025年04月21日 15:11
前言: Crypto最伟大的发明就是让在web2繁文缛节的各种机构/主体金融套娃,在web3用代币经济模型的方式体现出来,并且更直接,没有中间商,前段时间风无向怒喷Huma Payfi黑盒让我引起了兴趣,我去瞅了一眼他们的经济模型,这和我22年做defi设计的分层bond代币经济模型非常的类似,但是他们的真实yield来源是支付金融,而不是我设计的多层DAO的分层bond代币模型,我之前有讨论过,支付金融(Payfi)虽然核心是跨境支付但是福费廷/供应链金融也是payfi的一环,而且还挺重要,核心就一定是要让收益透明,让利润透明 Huma 2.0 解盘:真实世界的Payfi分红盘 TL;DR - * 用户 → 提供流动性 → Huma 2.0:存入资金换取 PST,享受稳定 USDC 收益 + Feathers 奖励 * Huma 2.0 → 支付融资 → 企业:用户资金支持全球支付结算,企业支付交易费,收益回流。 * 企业 → 收益 → 用户:交易费累积形成两位数年化收益,反哺 LP * 用户 → 模式选择(Classic/Maxi) → 收益策略:Classic 稳赚 USDC,Maxi 冲刺 Feathers * 用户 → 锁仓时长 → Feathers 倍数:锁仓越久,奖励越高,最高 25 倍。 * 用户 → PST → DeFi 生态:PST 在 Jupiter/Kamino 上循环增值,放大收益。 * 解盘模式:分红盘内核,左手c端用户,右手b端用户,通过defi 流动池子 + 搭台子,把yield转移,并且用币的激励方式锁定勤劳的散户 项目核心:Huma 2.0 是啥? Huma 2.0 是 PayFi 赛道的核心是用稳定币为现实世界的支付场景(跨境转账、信用卡结算、贸易融资)提供流动性,取代传统金融的低效系统。不靠发币拉盘的空中楼阁,而是通过链上融资、链下投放,把真实交易费反哺给流动性提供者(LP) 技术嵌套 * 解盘视角:单纯的分红盘的视角,不过分红盘不是从协议里走,更多的yield是从支付公司的txn费用获得,用户一次性投入资金(存入池子),按周期拿 USDC 收益(10%+ 年化)这一点和morpho很类似 * 飞轮效应:用户存钱 → 企业用钱 → 产生费用 → 收益回流 → 吸引更多用户 * 亮点 已处理 37 亿刀交易,年化营收 775 万刀,2025 年预计破 100 亿交易额和 3000 万营收。团队硅谷实名,投资阵容豪华(Circle、ParaFi、Solana Foundation) 最佳参与姿势 1. 选模式: * Classic 模式:稳健派首选,10%+ USDC 年化收益(每月更新)+ 基础 Feathers,和morpho的USDC年华差不多,但是多一个稳赚的空投 * Maxi 模式:放弃 USDC,全力堆 Feathers(5 倍起步),冲 HUMA 空投可以选择 2. 锁仓加码: * 无锁仓:随时跑路,倍数最低(Classic 1x,Maxi 5x)。 * 3 个月:Classic 3x,Maxi 15x,中庸之道。 * 6 个月:Classic 5x,Maxi 25x,收益和积分双杀。 3. PST 循环:存入资金拿 PST,在 Jupiter 换 USDC 或 Kamino 抵押借贷,然后可以循坏贷不过风险很高 以前有讨论过类似的Payfi逻辑,本质上就是降本增效,Payfi的支付金融融资主要看2点,一个是订单通证化,比如利用USDT,抵押USDT获取信用额度,可以让企业有更灵活的融资解决方案,二是融资通证化,比如tether其中的一块业务就是帮助大宗商品交易提供跨境支付,降低成本,当然这一块还能被利用在改善传统信用证/银行保函等等 除了融资以外,就是各种defi金融的真实yield和payfi结合起来,因为支付金融本质上玩转的就是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花椒解盘小结 Huma 2.0 是分红盘的现实版演绎,靠支付融资的真金白银撑起收益,不是靠拉盘忽悠人。 目前已经产生很高的 revenue(年化700多万美金以上),给用户的稳定币收益 100% 来自项目本身的业务收入,是少有的有可持续性的项目之一,解盘逻辑其实不难,我估计因为2B端 (Web2)的真实世界业务拓展 + 链上(Web3)打通有难度,以前也没什么人想过所以没有太多人能做到payfi 和defi的结合 //dov一下子存了17万给人家20M的额度全打满了,不过我看好像今天又搞了一些出来,我存了几千u玩一玩,顺手撸一下
+6
曾提及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