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懂的sol|2025年04月14日 12:48
一文搞懂美股历次回撤对比和未来预演(深度思考)
先说说三种场景发生的可能性判断
1️⃣衰退场景,含滞涨(概率65%)
通胀抬头是大概率事件,不管是关税冲突造成物价上涨(更多的是造成人们对于通胀预期的提升),还是基期效应(2024年6月开始通胀走低,造成今年6月开始通胀同比提升的压力),今年都面临通胀走高的压力
通胀走高会压制美联储的减息空间,长期限的美国国债高收益率会继续维持,实体经济在忍受高利率快2年之后出现下滑丝毫不令人意外,从而形成滞涨,乃至轻度-中等程度的衰退。
2️⃣不出现衰退(概率35%)
美股下跌的本质原因还是市场参与者(机构为主)对于经济的预期,认为衰退的概率很低不到5%对应了纳指2万点的估值,那么现在对于衰退的预期攀升至30%则对应了1.5万点。
有趣的是,在经济基本面尚未出现明显下滑(hard data,如非农就业、企业利润等)的情况下,川普依靠个人魅力达成了这一壮举,属于“人祸”既然是人祸,就存在特朗普达成目的后解除这些压制市场的措施的可能性,那么市场自然会把估值提升回来。
此外,减税等利好政策尚未落地,明年中期选举前可以期待更多的积极政策诚然,多变的政策可能会造成企业家投资的萎缩,造成实质的经济下滑,也即是特朗普“玩脱了”,这个概率也是存在的,只能密切关注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变化,走一步看一步。
3️⃣严重衰退场景(概率很低)
前两次严重的衰退(大萧条和次贷危机)都与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衰退有关,本次出问题的是政府债务,而非居民和企业债务。政府债务的处理难度一定程度上比居民企业更加灵活(前者可以控制货币发行),而且历史上美国政府也曾“相对成功”的处理过债务问题如1971年尼克松政府脱钩美元与黄金的兑换,美元对黄金大幅度贬值(当年是1盎司黄金等价于35美元,目前的价格是3000美元,相当于贬值了快99%),从而解决外债的问题。
如今也可以通过美元贬值的方式,继续处理债务问题,即推出广场协议2.0版本,因此我认为关税更多是施压的一种方式,最后还是为了倒逼主要顺差国的货币对美元升值,从而解决债务问题
然后是美联储应对危机的思路和工具库也有了很大变化,大萧条期间,美联储一度以传统的“财政平衡”思路应对,不推出刺激政策,认为衰退是对经济泡沫正常的出清,导致惨痛的教训。次贷危机期间虽然对于刺激政策有了主观意愿,但受限于工具库尚不完善,时效性上打了折扣。迄今为止,从covid冲击可以看出,美联储刺激政策的问题反倒在于“过度刺激”。
因此,个人认为本次出现类似于大萧条,或次贷危机的概率是很低的,刻舟求剑不具备现实意义。
----------------------
🤔个人一点延伸思考:
美国确实有实力重塑世界贸易体系,因为它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它有能力大范围的重组供应链。
但重塑贸易体系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难度也就是重建产业链。而重建产业链是需要时间的,不管是产业链回归美国,还是转到其它国家,都是需要时间的。
在这个时间段内,美国社会必然会受到很大冲击,特别是受益于原有的全球化利益结构的人,在民主政治体制下,会激烈阻挠和反对现行政策。
因此我认为最大的问题不是美国有没有这个实力,而是川普政府能不能承受得住经济波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压力,能不能说服多数民众继续支持它,能不能在下次选举中继续获胜以保持政策的延续性。也就是美国社会必需就这个问题达成长期共识,并要能持续推进下去,因为做任何大事都是需要时间的。
----------------------
最后兄弟们不进行客观的分析,就危言耸听的渲染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另一个极端的盲目乐观,我认为都不属于理性的决策,也都是干扰投资行为的噪音。
这几年花了些时间了解了一些经济和金融知识后,感觉自己看问题更系统和全面了一些,以前看不明白的很多东西现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其实很多现实问题如果脱离了经济维度,仅谈制度和意识形态,会感觉空洞和无法深入,没法正确的进行分析和解释。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