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ndlerGuo 郭宏才 宝二爷|2025年04月01日 00:57
王纯的Fram2 发射任务简要分析
Fram2 是由 SpaceX 执行的全球首次极地轨道载人任务,于2025年3月31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平台成功升空。此次任务突破性地将载人飞船送入轨道倾角为90°的极地轨道,使宇航员得以直接飞越地球的南北极,是人类航天史上首次。
⸻
一、任务目标
Fram2 的核心使命是:实现人类首次载人绕极轨道飞行,直接俯瞰地球南北两极;开展22项科学实验,包括太空X光检查、蘑菇种植、生理监测、睡眠研究等;验证一系列新技术,为未来火星等长期太空任务积累经验;同时弘扬极地探险精神,任务名称“Fram”即致敬挪威探险船“前进号”。
⸻
二、发射与轨道
发射于2025年3月31日完成,进入的是近地极地轨道,轨道高度约430公里,轨道倾角为90度。任务期间飞船绕地飞行约60圈,在轨停留约4天,飞越地球南北极地区。溅落地点选在太平洋,为SpaceX载人任务首次在太平洋回收。
这一轨道使宇航员得以亲眼目睹两极极光、冰盖和特殊大气现象(如STEVE),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视觉冲击。
⸻
三、飞行器与技术亮点
任务使用了 SpaceX 猎鹰9号火箭(可回收),搭载的是载人龙飞船“坚韧号”(Resilience),这已是该飞船第4次执行任务。
技术亮点包括:
•配备了穹顶观景窗,可供宇航员俯瞰地球;
•安装星链激光终端,确保极地轨道通信稳定;
•实施了首次太空X光检查;
•进行了人类首次在轨蘑菇种植实验;
•着陆后乘员将尝试自主出舱,模拟未来月球/火星着陆情形。
⸻
四、乘组成员
乘组共四人,均为非职业宇航员,来自不同国家,具备极地探险、航拍、机器人等领域背景。指挥官是王纯,出生于中国,持有马耳他国籍,是加密货币平台F2Pool和Stakefish的创办人,也是本次任务的全额出资人。
其余三位乘员为:挪威的扬妮克·米克尔森(极地航空摄影师)、德国的拉贝阿·罗格(机器人与航天研究者)、澳大利亚的埃里克·菲利普斯(资深极地探险家与生存专家)。四人均有极地工作经验,这与绕极轨道主题高度契合。他们也将分别成为马耳他、挪威、德国和澳大利亚历史上首位进入轨道的公民。
⸻
五、科研与实验
Fram2 飞行中开展的22项实验涵盖航天医学、生物学、物理与心理行为学等领域。
代表性项目包括:SpaceXray 实验,即太空中对乘员进行X光检查;血流受限阻力训练,用以研究微重力环境下维持肌肉骨骼功能的方法;蘑菇种植实验,探索太空食物自给的可能性;使用Oura Ring监测睡眠、压力和恢复;女性激素周期追踪与晕动反应研究。
这些实验将为太空长期生存提供关键数据,具有重要科学和实际意义。
⸻
六、任务组织与合作
本任务由 SpaceX 主导执行,王纯作为出资人和指挥官直接参与任务设计。NASA 提供了发射平台和部分安全支持,美国FAA(联邦航空管理局)核准了载人飞行许可。
科研项目由多国实验室和科技公司共同参与,包括芬兰的健康设备公司、英国的运动技术公司,以及多所大学与生物实验室。任务的多项成果将公开,用于全球科研共享。
此外,此次任务也与极地探险社区广泛联动,乘组中的菲利普斯为国际极地向导协会创始人之一,任务也携带了19世纪“Fram”探险船的甲板碎片上天,象征探险精神的延续。
⸻
七、历史意义
Fram2 开创了载人绕极轨道飞行的先河,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地球轨道亲历南北两极。这不仅是航天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也象征了私人商业航天迈入更高阶段——从观光旅游式轨道飞行,走向深度科学探索。
从技术角度来看,它展示了商业公司可以完全独立设计和执行复杂载人任务。从人文角度看,它体现了极地探险精神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王纯和他的团队让人们看到了“探索”并非国家垄断,而是普通人也可承担的文明任务。
未来,这类主题式、科研导向的私人航天任务可能会越来越多,为人类在太空的可持续存在打下基础。
⸻
如需继续深入了解 Fram2 的科学实验细节或人员背景,我可以为你单独提供。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