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在文末提到了区块律动发表的Vitalik最近与中文社区的一次对话。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篇对话中Vitalik对去中心化的几个观点。
- “如果你需要分辨哪些区块链是「真正去中心化」,可以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测试:如果他的基金会消失了,链能活下去吗?我有感觉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能很明确回答:当然能。以太坊大部分的开发是基金会之外,客户端的团队都有独立的商业模型,现在很多研究者不在基金会里面,除了 Devcon 之外几乎所有活动是独立的。到达这个阶段很难,5 年前以太坊还没有这样”
我对Vitalik这段话的回复非常欣赏。
他对以太坊基金会的作用解释得比较清楚了,就是以太坊即便离开基金会仍然能独立地运行。这样的区块链是能够脱离某个具体机构的干扰独立运作的系统。
就我所知,现在不少区块链甚至在节点的运营方面都是由基金会赞助的,如果没有基金会的资金支持,那些链都难以在运营上维系。某些链的节点甚至完全就是基金会在一手把控。
对这样的区块链,控制基金会基本上就控制了整条链。
这样的所谓“区块链”可以在某个细分领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它肯定不能承载宏大的商业场景和最广泛的全人类协作,也就注定不可能获得币价的最长期上涨和最大的价值。
- “放弃这些优点为了追求 TPS 是很大的错误,因为总是能有新的链出来,突然有比你还更高的 TPS。但是去中心化和韧性是宝贵的,很少区块链有。”
Vitalik提到的这个观点是针对区块链主链(L1)的,不是针对L2甚至更下一层的区块链扩展。
其实这个观点很早曾经就是这个生态内争论的焦点,并且很早就取得过一定的共识。
但遗憾的是已经很久没有人再提这个观点了,尤其在这个周期。我认为根本原因就是短期的利益迷惑了很多人的眼睛,忘掉了长期利益,忘掉了根本。
实际上最早提出这个话题时是针对比特币。
当时很多人认为比特币的TPS太低所以开发出了一系列TPS比它高得多的山寨币。
但在我看来TPS低固然不是比特币的优点,但也不是比特币的致命缺点,而是它为了做到去中心化不得不在效率上进行妥协的一个办法。
实际上当年Vitalik提出开发以太坊时针对的主要问题也不是比特币的TPS低,而是针对它无法支持图灵完备的操作。
Vitalik提到的总有新的链比现有的区块链获得更高的TPS,这是一个很好的点。这也是科技进步的一个必然结果。
实际上,不需要科技进步,就拿现在的技术来说,要比TPS,区块链永远都比不上中心化的系统。
我一直相信,要是阿里、腾讯愿意公开地做一个高TPS的链,它们肯定能超过现在所有的区块链团队,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它们没有做而已。但它们永远做不出比特币和以太坊,即便技术上实现了,实际上也运行不起来。
区块链主链的首要特质就是去中心化,而为了去中心化不得不在效率/TPS上进行一定的牺牲。
所以一个真正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主链的TPS低不是优点,但是是正常现象,是一个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因此,现在每每看到一条以TPS为核心宣传点的新公链(L1)面世时,我都会疑惑:怎么这样的“链”还有人投资?
如果这些链背后的投资者是散户那无所谓,但如果竟然是一些所谓的资本,我就会对这些资本的看法大打折扣,其实这样的资本在这个生态内并不少。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56951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