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再出新招:竟要求供应商用区块链食品溯源

CN
6年前
近日,据彭博社消息,沃尔玛将于明年9月开始要求鲜绿叶蔬菜供应商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追踪,进行实时的产品溯源,这将在源头解决食品问题提供了可行性。

 

沃尔玛为何要求供应商利用区块链追踪溯源?

 

众所周知,当今食品问题频发,急需寻找解决途径。从今年3月被爆出美国的长叶莴苣中大肠杆菌疫情一事,到早餐麦片与鸡蛋中也有沙门氏菌出现,再到2017年,肯德基等供应商福喜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原料的事件。这一桩一件,无不牵动着广大消费者的心。


据数据显示,美国每年约有4800万人患食源性疾病,其中约3000人死亡;年均发生食品安全事件350起,每年因食品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0亿美元。


扎眼的数据,无不凸显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这也是沃尔玛要求供应商利用区块链溯源的原因,这既能够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目前针对屡禁不止的食品问题,大多是靠建立食品安全体系进行监管,以期约束企业的行为,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根本无法从源头上遏制食品问题。


另外在2013年3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公布了新的基于网络的食品危害风险评估系统——iRISK,这个评估系统虽可从整个食品供应体系,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危害配对风险进行评估,但是由于生产链条太长,无数地区和无数环节拼合而成,会存在数据造假,使评估可能存在出入,效果也差强人意。


因此,如何解决信任机制,如何保证信息的安全不可篡改是溯源系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而沃尔玛打算在美要求供应商用区块链对生产的蔬菜溯源,解决了信任机制,使信息不可篡改的问题,这对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沃尔玛此举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针对之前处理食品问题种种弊端,沃尔玛将区块链技术利用到蔬菜中溯源,或许是一大明智之举。此举一方面改善食品的可追溯性,帮助政府官员调查并找到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源头。另一方面在食源性疾病和食品召回事件发生时,可以加快企业的反应速度。


此次沃尔玛为供应商们提供了一套统一的区块链技术,降低了使用成本,也为供应商提供了使用新技术的驱动力,使供应商能够有能力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产品种植中,实现全过程溯源。


沃尔玛要求供应商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产品溯源,将有效提升食品的生产率、透明度、安全性,这对食品行业一个良好的现象。

 

其实,这并不是沃尔玛利用区块链进行食品溯源的首次尝试,早在2016年10月,沃尔玛、清华大学和IBM三方签署合作协议,在中美两地同时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追溯试点项目。项目团队在我国以金锣猪肉作为试点追溯产品,在美国对芒果进行追溯。利用追溯码,可使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当前各国利用区块链在解决食品安全方面的取得哪些成就?

 

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均受此困扰。近年来世界各地针对发生的安全问题,纷纷利用区块链解决食品问题。


放眼全球,应用区块链解决食品问题的已经比比皆是,例如在2017年中新两国之间就利用区块链建立了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应链,为中国百姓购买新西兰进口鲜奶、生鲜提供强大保障。

 

此外,澳大利亚知识产权局也区块链技术用于食品溯源,该尝试从婴儿奶粉开始,用澳大利亚的商标将奶粉生产的整个流程记录在区块链上,以确保奶粉的安全性。另外澳大利亚政府为该国区块链溯源食品拨款,用于最佳智能甘蔗种植,这对产品溯源性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法国超市家乐福集团在2018年利用区块链技术用于检测食品安全溯源。目前,家乐福已将区块链技术用于监控自由放养的鸡,可以通过其监测每只鸡从鸡苗到成鸡、从鸡场到餐桌的斗玩网首发原创过程中所有产生的数据。


中国在区块链食品安全方面也做了诸多尝试,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企业,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食品溯源做了落地,比如:五常大米、阳澄湖大闸蟹等。

 

将区块链进行食品溯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农业食品的透明度、生产率竞争以及可持续发展,还能极大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过,未来要使区块链更好地作用于食品行业,或许还需更加深入的探索。

声明:本文系九个亿平台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网站、APP等互联网平台用于长期商业目的内容转载须同九个亿签订《内容合作协议》,九个亿保留对各平台内容侵权之一切法律追诉权,“九个亿”所刊载原创内容之知识产权均为“九个亿”所有,欢迎各方转载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Gate:注册解锁$6666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