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先生 🐡 ⚠️ (rock #58)|2025年04月09日 06:58
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老話:「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這句話的真正威力,是你能思考到多深、多遠。
先從加密貨幣開始。
1/
你可能已經知道,不要把所有資金押在一種幣上。
所以你買了BTC、ETH、SOL,感覺自己已經「分散」了。
但你想過嗎?這三種幣,其實都還是放在同一個籃子——「加密貨幣」這個大籃子裡。
2/
真正的分散,應該是跨籃子。
加密貨幣只是資產配置的一種。
更上一層的思考是:你還有配置股票嗎?債券?黃金?現金?
每一類都是不同的籃子,真正遇到黑天鵝時能互補風險。
3/
股票籃子也不是單一的。
你買的都是美股?那還是一個籃子。
台股、港股、新興市場,是不同的市場籃子。
你用的交易平台也都是同一家券商?那也很危險。
4/
還記得FTX事件嗎?
就算你分散了幣種,但都存在FTX上,一樣是全軍覆沒。
平台風險 ≠ 幣種風險。
真正分散是:幣種分散、平台分散、甚至鏈上鏈下都要分散。
5/
一樣的邏輯應用在股票:
你用的券商全是元大?全是富邦?
萬一出現系統性問題(雖然機率小),你依然沒得跑。
金融資產的安全性,有時候來自你選擇「多個通道」。
6/
但再往上看,還有更大的籃子——地理分散。
你所有資產都在台灣?
萬一發生區域性風險(政治、戰爭、天然災害),你怎麼辦?
資產配置也應該有國際視野。
7/
你可以考慮在國外銀行開戶,比如新加坡、日本、美國。
有一部分資產存在不同法域下,才能對沖地緣風險。
這不只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種風險意識。
8/
延伸到生活層面也一樣。
你用同一個Email註冊所有交易所、銀行、DeFi App?
這其實就像把所有鑰匙掛在同一個鑰匙圈上。
一旦這個信箱被駭,全部平台都可能連環倒。
9/
所以:信箱也要分散使用。
重要帳戶該有獨立信箱、獨立密碼、甚至使用不同設備。
分散不是一種恐懼,而是一種紀律。
10/
最後,很多人連身份都在同一個籃子。
你只有一個護照、一個國籍、一個稅務身份。
如果你的國家出了問題,你沒有備案。
有些國家允許雙重或多重國籍,這就是另一層保險。
11/
總結一下,分散不是只分幣種,而是要:
•分散資產類型(幣、股、債、金、現金)
•分散平台(不同交易所、不同銀行)
•分散地理(不同國家配置)
•分散工具(不同信箱、身份、國籍)
分散,是反脆弱的核心。
分享至: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