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行将就木 2018年12月ICO融资额较峰值下降89.73%

CN
6年前

2018年已经结束,回顾一年的ICO融资情况,不难察觉ICO模式已行至尽头。



互链脉搏观察icorating数据,2018年12月份的ICO融资额已降至1.96亿美元,与11月份的2.68亿美元相比,下降了26.86%;相较于2018年全年融资额最高的5月份,更是下降了89.73%。


(图表绘制:互链脉搏,数据来源:icorating)


互链脉搏统计,2018年ICO总融资额为119.27亿美元,与2017年的总融资额59.69亿美元相比,上涨了99.81%。


单看总体数据貌似发展势头良好,但从2018年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实并不乐观。与2017年从百万美元暴增至14亿美元不同,自5月份达到峰值后,2018年ICO融资额几乎逐月下跌。


2018年四个季度的ICO融资额,分别为44.18亿美元、46.99亿美元、18.18亿美元、9.92亿美元。第四季度的ICO融资额相较上一季度,下降了45.43%;与第二季度相比更是下降了78.88%。


此前,互链脉搏曾多次分析ICO融资额逐月下降的原因,在年终篇,再次汇总如下:


一.总体监管趋严


对ICO明令禁止:如中国、越南、俄罗斯。


对ICO严格监管:美国不承认未经注册的ICO项目的合法性;香港监管当局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属于“有条件的监管”;韩国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也渐渐由暧昧转向明确监管。


试图将ICO纳入监管框架:以欧洲为主要代表,如瑞士、德国、加拿大。


仅发出警告,不主张监管ICO:日本承认虚拟货币的合法性,但是也在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叫停不合规项目;英国允许ICO项目试用“沙盒机制”,监管相对比较温和。


支持ICO:如发行石油币的委内瑞拉。


归纳各国对ICO的态度,可以发现总体上呈现监管趋严的态势。


二.技术发展停滞


作为ICO的主力,现阶段的公链项目仍多为比特币、以太坊、EOS的分支,同质化严重,并没有实质上的创新。技术上有待突破,不仅是阻碍ICO发展的原因,更是区块链行业发展过程中发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受加密货币下行影响


以太坊通常用于构建加密项目和为ICO提供资金,其价格走势与ICO融资额有着密切联系。大多数ICO是以加密货币定价的,因此其会受到价格下行的压力。


互链脉搏观察,2018年加密货币总市值从8100多亿美金下滑到12月低谷的1200多亿美金,市值跌幅达85%。


四、投资者散去


技术的停滞与加密货币市场的大溃败,导致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与兴趣,纷纷散去。


五.更多融资方式入场


虽说ICO可以让项目方最快时间募资到大量资金,缩短项目融资周期,但也存在诸多漏洞,由于不受监管,市场秩序易被搅乱。


于是当更多适应监管的融资方式入场,区块链项目方便有了其他的融资渠道可选择。


综上,目前的ICO模式已无法持续,求变与等待新模式的到来是未来的两个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派网:注册并领取高达10000 USDT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