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走出斯坦福71号的大门

CN
Phyrex
关注
5小时前

随着我走出斯坦福71号的大门,坐上了回家的出租车,这次Token2049终于阶段性的结束了,之所以是阶段性,是因为仅仅完成了“社交”的部分,而随着社交而来的还是更加繁重的长尾任务。

对,这是Token2049的小作文,和你们想象中的不一样,我现在真的是一个字都不想写,但不写出来,又感觉自己不够完整,回到家吃了两碗方便面,一个肉夹馍,饭后吃了一盒葡萄,这应该是我这四天吃过最便宜的一顿饭,但是吃的却格外香甜。

这次的Token2049中我的角色在不断的变化,有时候是会议的组织者,有时候是项目方的小伙伴,有时候的交易所的座上宾,有时候是为了推销项目的打工人,但当我回到家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些都是我在网络上的角色,唯独是在坐在电脑前的现在,才是真的我。

这次的Token2049和以往不一样,以前仅仅是作为一个看客,用高高在上的上帝视角来评判活动中发生的一切,但这一次是亲身成为了矩阵中的一环,如果Token2049是一个矩阵的话,不论是项目方,还是资本,还是KOL,还是交易所,还是看客都是环环相扣的一部分。

可能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Token2049几乎没有什么“韭菜”来参与,过千美元的门票本身就不是为了给普通用户看的,为票价买单的往往是哪些心有不甘的行业内人士,这也注定了,Token2049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社交舞台,是项目方在向着资本,交易所,KOL展示的舞台,唯独没有直接对用户。

参展商的光鲜靓丽其实就是抽打在项目方身上的鞭子,而资方,交易所和KOL就是挂在骡子前的胡萝卜,看上去很近,很想咬一口,但不论你如何努力,都只能更加靠近,但是却几乎没有咬到的可能,因为Token2049并不是直接能成交的地方,最终还是要进一步的勾兑,但没有Token2049行吗?

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存在屏障的,而这个屏障在面对面的时候很容易被卸下,这也是为什么Token2049期间商K早早就被包圆的原因,没有什么是一杯酒加一个小姐姐搞不定的,如果有就再来一杯酒和一个小姐姐。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吧,实际上推杯换盏之间虽然都是兄弟,但是一旦酒醒了还是该干嘛就干嘛,Token2049也是一个枷锁,套在了项目方的头上,你不去办晚会吧,你的声音传递不到用户的耳中,你想要的融资没有那么容易达成,你想要的合作的交易所不会那么轻易松口。

确实几家欢喜几家愁,舞台上的头部项目可以侃侃而谈,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去将自己表现的更好,足够的能力去吸引更高维度的注意力,但这毕竟只是小部分,大多数的项目方只是想活着就很难了,“成交”是这次Token2049的重点,市场的流动性已经很差了,如果不能成交,是否能熬到流动性回归,谁也不知道,但成交往往又是最难的,因为多数来参加的人,自己也很迷茫。

如果说2049最大的买单侠的话,应该就是项目方了,毕竟项目方不论是在展位,宣传,招待上都需要花钱,但是项目方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呢,那就到了VC的小伙伴了,我说VC苦,可能很多小伙伴都不信,但这次真的VC真的挺苦的,在和几个VC以及做市商的小伙伴吃海底捞的时候他们都在说,自己才是真的韭菜。

可能你认为我接触的都是华人的VC和做市商,那你就错了,包括几个海外有点名气的VC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在他们头上的枷锁就是交易所,其实越是顶级的VC,越难以绕过交易所的束缚,看上去好像有点天方夜谭但实际上都是真的,“账面收益”这四个字就是悬挂在VC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花的越多亏的越多,已经是VC们的共识,动不动就是锁两年和三年让部分VC不得不去想一些歪门邪道,也不是没有真的VC在做事情,反而是几个加速营和孵化器我看做的就不错,这在Web2已经是被证实有用的,在Web3也不会错,所以介乎于在VC和项目方之间的加速营反而有很强的呼声,尤其是背靠头部公链或生态的加速营,往往是顺风顺水,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优质的加速营会诞生出一批在流动性紧缺下还能脱颖而出的项目。

做市商稍微好一些,头部做市商即便是在PVP的环境下还能生存,但是稍微小些的做市商就有点难做了,为了维持收益也不得不下场,一个不方便透露名字的老兵是这么和我形容的,做市商和交易所一个是“流寇”,一个是“座寇”,开始没有感觉,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看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认为,果然交易所才是食物链的顶端,项目要看交易所的脸色,VC要看交易所的脸色,看上去是风头无两,但实际上交易所也有自己的苦,“消耗”是目前交易所所面对无法摆脱的痛点,这种消耗即是用户的消耗,也是自身的内耗,以及行业间的损耗。

用户的消耗可能是交易所最头疼的问题,上了一个优质的项目吧,用户未必会感谢你,认为是项目方和做市商努力的结果,上了一个明明口碑很好,但是价格却很拉跨的项目吧,不但项目方要挨骂,就是交易所本身也会被骂声不断,更别提上了口碑和价格都不好的项目,那才是噩梦,所以交易所也头疼,毕竟用户才是真正核心,这个核心一直被消耗才是最可怕的,但弥补用户消耗所要花费的经历和时间往往比拉新的成本还要高。

除了在用户上的消耗,就是自身的内耗,僧多肉少就是每一个战斗在第一线的小伙伴心中的痛,如果我这四天过的难度是5级,那么他们的难度起码是20级以上,有的时候身边的同事拉后腿不说,没有困难还是去创造困难,一方面担心市场上没有足够的声音,一方面又担心市场上的声音并不好听,花着高价请来的KOL还要小心伺候着,隔三岔五的就要问一句,吃好了么,玩好了么。

而行业间的损耗也是大家都尽量去回避不谈的,今天我挖了你家的,明天我家的被他家挖了,后天他家的又被你家挖走了,你以为我说的只是工作人员吗,年轻了,在信息传播高速的时候,KOL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掌握话语权才能更加的从容。

这么来看,KOL才是行业中最上层的建筑啊,项目方需要KOL的宣传,VC愿意给KOL组局,交易所希望通过KOL来做输入和输出,妥妥的就是人生赢家啊。但实际上,KOL中“不赚钱”是大多数人的心声,总有小伙伴说你看那个谁谁谁发条广告就多少钱入账了,那个谁谁谁带单收益日进斗金,还有那个谁谁谁返佣赚的飞起。

确实有部分的“KOL”是赚钱的,但赚钱的这部分人往往并不是各个环节需要的,这么说可能有些小伙伴不太懂,稍微直白点说,赚钱的KOL都不是Token2049需要的,因为Token2049需要的是对市场的发声,对行业内的发声,更多的去传播“会议精神”的人,当然所谓的不赚钱和大家想象中的也不一样,而我说的不赚钱,只的是没有在KOL的副业中赚钱,而副业才是最赚钱的一环,可惜了,“被割了”才是当前KOL的主流。

KOL在项目方的手中,往往是弱者,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别看有些KOL会帮一些项目方做宣传,但实际上很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既要保证自己活的足够久,又要保证自己能获得足够的关注,还要保证自己的输出,所以你看,每天应酬完后还在发文的往往都是勤奋的KOL,但就是这种勤奋,反而不赚钱,而不赚钱的原因,往往就是过于勤奋,而不愿意低头,所以平衡,是KOL们最需要掌握的。

说了一圈了,环环相扣,互相受制,这就是这场Token2049背后的真相,反而是你在做什么,你做的怎么样,并没有那么的重要,因为赛道的热点不是项目方能决定的,而是靠资本堆出来的,而资本堆的钱又需要有足够的用户来买单,而用户的终端就是交易所,交易所的获客又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的KOL,但KOL又和项目方相爱相杀。

我可以说出很多正经的内容,比如赛道分析,比如项目分析,比如行业分析,但这一切都只是表层,回到根本行业中的你我,都只是被随波逐流。我们没有太多的选择权,不论是为了自己的口袋还是自己的梦想,只能打破了头也要往前冲,哪怕我们都知道,前方可能会很崎岖,但别说后退,只要你停下来,可能就会被洪流踩在脚下。

累,才是Token2049的真相,都累,都不得不累,你不累,你可能就不用去累了。你觉得我说的都是小兵们嘛,头部的大佬们也是一样,被迫营业才是真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事情明明不喜欢,明明已经很累了,但一定还是要去做,这就是Token2049的本质。

最后的最后,英文是每一个币圈小伙伴都跨不过去的坎,跨过去了,你会发现原来世界不太一样,但如果你跨不过去,你只能看我这种毫无帮助的唧唧歪歪。

本推文由 @ApeXProtocolCN 赞助|Dex With ApeX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