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lo 🌊 🧩
Zolo 🌊 🧩|2025年02月15日 15:47
为了让社区运营变得“去中心化”&“DAO”,虽然多听社区的声音是好事,但是很多时候,社区也会反馈出很多的“杂音”,反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来自 @ai16zdao 的 @dankvr 对于社区的思考,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 整体上:为了更公平、可持续的运营社区,需要“基于贡献”来“评估反馈的权重”是很重要的。 比如 1️⃣基于贡献的声誉系统 2️⃣基于工作量兑换投票权重模型 如果谁能做这类工具,真是太好了。以下为一些重点: 1. 基于贡献的声誉系统 - 链上贡献追踪:使用可验证的日志(GitHub 提交、论坛帖子、投票、治理提案等)来衡量实际工作。 - 随时间衰减:如果某人停止贡献,声誉应当衰减,以确保活跃成员保持影响力。 2. 二次投票/资金分配 - 根据优点而非投诉数量来优先决策和资源分配。 - 二次投票允许活跃贡献者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不让大户主导。 - 追溯性公共产品资金奖励过去的工作,而不仅仅是承诺。 3. 工作证明的换投票模型 - 在投票或决策之前要求提供工作证明——基于贡献的治理,而非一票一代币。 - 乐观治理:只有那些积极构建/维护系统的人才能否决或提出变更。 4. 自动平衡工作量与奖励 - 工具(如 Coordinape / SourceCred)算法测量/分配基于同行认可的奖励。 - 反疲劳冷却期:让贡献者可以休息而不失去地位。 5. 社区文化与规范 - 公共贡献仪表板(透明度可抑制搭便车行为)。 - 轮换领导职位,以防止同一人过度负担。 - 结构化反馈循环,投诉必须伴随解决方案。 Really good thought!
分享至: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