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Story Protocol 白皮书:AI 时代,IP 经济的“加密乐高”

CN
4 hours ago
如果知识将成为AI时代的新石油,而Story要成为其输油管道。

撰文:深潮 TechFlow

最近的加密市场,逐渐有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感受。

一边是 AI Agent 的链上赛道集体遇冷,而另一边则是古典基建大项目们逐渐有了新动作。

除了 Berachain 近期主网上线和发布代币,另一个被给予厚望的知识产权协议 Story Protocol 也有更新了白皮书,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设计和变化。

去年,该项目拿到了a16z crypto领投的B轮8000万美元巨额融资,总融资额则达到1.4亿美元,被社区玩家们纷纷寄予“大毛”厚望,几轮测试网的交互也十分火爆。

而白皮书的更新,或许也预示着项目的主网和代币上线并不远了。

如果你还不了解 Story Protocol,我们对这份最新的白皮书进行了更加通俗的解读,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为何要做 Story Protocol,解决啥问题?

你我都明白,加密项目的叙事至关重要。

Story Protocol 的叙事到底是啥?这得从知识产权所说起。

加密圈总爱谈「杀手级应用」,但现实是——真正的杀手级市场早已存在,只是被锁在Web2的铁笼里

比如知识产权(IP)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全球知识产权(IP)市场估值超过万亿美元,涵盖影视、音乐、专利、AI数据集等所有创造性产出。但这个市场也面临「不可能三角」:

问题一:中心化中介的「贪婪税」

无论你是独立音乐人还是科研机构,想商业化自己的创意,都要向平台缴纳巨额「过路费」:

  • 案例:Spotify 向唱片公司支付版税时,实际到创作者手中的比例不足 15% [行业数据],而 Story 白皮书指出中心化平台「增加了交易成本」

  • 矛盾激化点:AI 时代创意生产门槛降低,但中心化平台的分成模式无法支撑「长尾创作者」的微支付需求。

问题二:AI 训练的「无主之地」

当Stability AI 因未经授权使用艺术家作品训练模型被告上法庭时,暴露出一个致命问题:现有IP体系与AI规模化生产根本不兼容

  • 数据:训练GPT-4需45TB文本,若按传统授权流程谈判,仅法律成本就超过模型训练费用[估算];

  • 白皮书的洞察:「AI公司无法生成数亿份单独授权协议」→ 结果只能是侵权成为常态,创作者零收益

问题三:IP 流动性的「荒漠化」

一个非洲民俗音乐的DEMO被某个热门单曲使用,本该带动原始创作者获得持续收益,但现实是:

  • 衍生追踪无能:二次创作、跨国许可等场景缺乏自动化版税分配工具;

  • 价值浪费:白皮书将现状描述为「无互操作性的孤岛」,导致IP资产难以像DeFi那样产生复利效应。

如果你要解决这几个问题,走法律程序的话,成本高、耗时长,且无法覆盖AI生成内容(如Deepfake换脸视频的传播速度远超司法响应);

而传统区块链方案中,NFT仅解决「所有权归属」,但未触及「使用权流通」(如拥有一个CryptoPunk并不意味着你能用它训练AI模型)。

Story Protocol:IP 经济里的「加密乐高」

针对上面IP经济面临的问题来看,你可以这样理解 Story Protocol: 成为「知识经济的底层账本」——任何创意,从一篇论文到一段AI生成的视频,都能在此获得全球流动性。

定位:IP 的「TCP/IP 协议」

Web2 时代,TCP/IP 协议让数据包在互联网自由流动;对应到Web3 时代,Story Protocol 试图为IP资产定义类似的通用交互标准:

  • 核心功能

    • 标准化注册:将IP转化为链上资产(IP-Asset),包含权属、许可条款等元数据;

    • 可编程接口:任何应用可通过API调用IP条款(如“允许衍生创作,收取5%版税”);

  • 对标案例

    • SWIFT协议(银行间结算)→ Story Protocol(IP间结算);

    • GitHub(代码版本管理)→ Story(IP衍生关系图谱)

三层设计的「IP 乐高」

  1. 基础层

    1. PoC协议:IP注册与合规性验证(如自动检测二次创作是否侵权)

    2. 链上指纹:通过模型哈希值确保AI训练数据可追溯(如白皮书提到的OML技术)

  2. 中间层(IPFi)

    1. 碎片化:通俗来说,比如将一部电影IP拆分为1亿份NFT,降低投资门槛;

    2. 抵押借贷:用未变现的专利IP作为抵押品借入稳定币;

    3. 版税证券化:将未来版税收益打包为ERC-20代币交易

  3. 应用层

    1. 人类可能用例:独立音乐人设置「采样权」自动分账规则;用了他的某一段DEMO可以获得收益

    2. AI可能用例:自动驾驶公司购买街景数据集训练权限

从版权链到 AI Agent 经济的结算层

  • 短期目标:替代传统版权局,提供更低成本、更高透明度的IP注册服务;

  • 长期愿景

    • 成为AI Agent经济的「结算层」

    • 构建「链上知识图谱」——每个IP的衍生、收益、协作关系全局可查

Story Protocol 技术亮点:分层设计与PoC协议

当其他区块链还在为「如何让NFT动起来」头疼时,Story Protocol 选择了一条更激进的技术路径——IP定制专属区块链。其核心创新可总结为:不做通用链,只做IP的「加速芯片」

既然是区块链,那必然绕不过这么几层:执行、存储和共识。

我们提炼了白皮书中的一些重要描述和关键数据,尽可能的通俗展现其技术设计。

执行层

  • IP核心:原生支持复杂IP关系校验(如检查某歌曲采样是否获得所有祖先节点授权),白皮书透露速度比EVM更快;

  • AI核心(规划中):优化链上模型指纹计算,将Gas成本降低。

存储层

  • 动态分级存储:热数据(如IP许可条款)上链,冷数据(如4K电影源文件)存Arweave;

  • 独创「存储翻译层」:自动优化数据位置,开发者无需感知存储细节。

共识层

  • 基于CometBFT的即时终局性,确保IP交易3秒确认(对比以太坊平均12秒

亮点:Proof of Creativity (PoC) 协议

PoC 是Story 的「IP编译器」,将法律条款转化为可执行代码:

  • IP 账户(ERC-6551++)

    • 每个IP绑定一个智能合约账户,支持模块化功能扩展(如添加版税分配规则)[15];

    • 案例:某画家发行NFT时,自动嵌入「商用需支付3%版税」条款,无需手动编码[16]。

  • 自动化合规

    • 冲突拦截:若某电影配乐引用未授权的采样片段,自动阻止NFT铸造;

    • 全球版税:根据IP衍生图谱自动分配收益至所有贡献者(如原始作者、翻译者、混音师)

$IP代币:撬动知识经济

把Story Protocol比作知识经济的央行,IP 代币就是其发行的「基础货币——既是网络燃料,也是价值载体,还是治理凭证。

  1. 网络燃料

    1. 支付交易Gas费(如IP注册、许可授权);

    2. 质押以获得验证者资格(PoS共识)。

  2. 价值媒介

    1. 版税分配:IP收益以IP代币结算(如二次创作分账);

    2. Agent间结算:AI代理使用IP代币购买训练数据权限。

  3. 治理凭证

    1. 投票决定协议升级(如新增核心类型);

    2. 调整关键参数(如版税分配比例)。

代币的需求可能在哪?

  • Gas消耗:随IP交易量增长;

  • 质押需求:至少需总供应量的30%质押以维护网络安全[8];

  • 投机需求

    • IPFi场景:抵押IP资产借出IP代币;

    • 治理溢价:稀缺投票权可能推高币价。

关于正式的IP代币经济模型和分配方式,白皮书中并未提及,可能需要等待更多信息。

总结

Story Protocol 似乎正在押注一个更大的命题:如果知识将成为AI时代的新石油,而Story要成为其输油管道

在白皮书之外,客观分析 Story Protocol 做这件事,有护城河吗?

从技术上看,白皮书中提到的多核架构需深度优化IP的处理流程,模仿者如果要复现,或存在一定难度(如前文提到的以IP核心的图谱遍历算法)。同时,项目自身区块链存储层的动态优化,依赖长期数据模式的积累;如果 Story 先行,后来者必然也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此外,a16z领投和极高的融资金额,也无疑吸引着大家的兴趣和关注,大毛预期下业务和叙事是一方面,代币的市场表现同样影响着 Story Protocol 的业务发展,这部分有待观察。

一些不确定的地方有:

  • 监管:各国对链上IP确权的法律承认进度不一(如欧盟MiCA未涵盖IP资产);

  • 冷启动:早期需吸引多个顶级IP入驻(如迪士尼、环球音乐)建立网络效应;若充斥低质量IP,可能引发「柠檬市场」效应(你并不知道IP的好坏,信息不对称,玩家愿意为IP付费的价格不会很高)。

但在叙事上,Story Protocol 或可以满足以下两点:

  • 对个人:任何创作者可像发推文一样发布IP,并捕获全生命周期价值;

  • AI:成为Agent间IP交易的「HTTP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Share To
APP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Copy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