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将是另一个美国股市的“失去的10年”吗?一、回顾:1970年代“失去的十年”从1968年到1982年

CN
Lanli
关注
1天前

未来将是另一个美国股市的“失去的10年”吗?

一、回顾:1970年代“失去的十年”

从1968年到1982年,美国S&P 500指数名义上几乎没有增长;如果计入通胀因素,投资者的实际损失高达60%。这段时期被美国市场称为“失去的十年”。

这十年间,S&P 500的市盈率(PE)从约19倍一路下行至最低7倍。换句话说,市场下跌主要来自估值的收缩。而估值收缩的核心驱动是联邦基金利率的持续上行——从1968年的约4%一路飙升至1981年的20%。

高利率意味着更高的贴现率,也就是投资者愿意为未来盈利支付的倍数(PE)会下降,这是投资学101的基础逻辑。

而利率为何必须提高?答案是为了压制持续飙升的通胀。

而通胀的根源在于:美元长期被高估后的价值回归。

1971年,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原因是美国因越战和“伟大社会”福利支出导致财政赤字和货币超发,美元的发行量已远超黄金储备支撑。各国开始恐慌抛售美元、兑换黄金,导致黄金和美元“双流失”。

美元脱锚后迅速贬值,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带来输入型通胀。这一系列反应最终导致美联储不得不暴力升息抑制通胀,进而压低资产估值。

因此,这一“失去的十年”,本质上是美元结构性高估后进行信用重估的过程。

二、今天的美元是否被高估?

今天的美元虽然已不再锚定黄金,却比当年更“难以察觉是否被高估”。当年只需观察黄金储备与货币发行的比例,就可判断美元是否透支。但如今的美元是完全信用货币,它的高估与否,必须从结构信心、资本结构与全球使用偏好综合判断。

路透社在2025年4月的分析文章指出,目前美元相对于一篮子主要货币的实际有效汇率(REER)高估约19%,已接近1985年“广场协议”前和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点的水平。

但今天更危险的是:

外国投资者净持有美国资产的规模,已达到美国GDP的约80%,远高于1985年与2000年。这意味着一旦美元出现结构性贬值,所引发的资本冲击和金融再定价将远远超过历史任何一次。

此外,美国名义GDP在全球的占比(约26%)与PPP GDP占比(约15.5%)之间的差距也在持续扩大。到2024年,这一比例达到1.68倍,为历史最高。

这种差距说明:

全球资本对美国资产的青睐与“美元定价权”带来的金融流入,正系统性地将美元推向高估区间。

三、什么会触发美元重估与资本逆转?

如果说过去30年,美国得以长期“扩张货币而无惧通胀”,部分是由于全球化压低了商品价格与输入性成本;那么今天“逆全球化”的趋势——包括供应链回迁、地缘分裂、技术封锁与移民收紧——正在抬高商品与服务价格。

特别是在川普时代及其延续政治逻辑中,美国正在主动“拆解”其自身在全球构建的自由秩序,包括退出TPP、制裁多国、税收保护、限制移民。这种政策路径将可能激活一个潜在的负向飞轮:

🔁 美元—资产—通胀负向循环:

1️⃣ 美国通胀上升 → 成本推升、企业盈利受压

2️⃣ 股市高估下跌 → 戴维斯双击触发估值修正

3️⃣ 外资撤出 → 美元贬值、金融市场震荡

4️⃣ 输入型通胀回流 → 进口变贵,再次推升通胀

若该飞轮启动,美元信用、美股估值、全球资本配置都将遭遇结构重估。这不仅是金融事件,更可能构成类似1970年代的“制度型滞涨”框架。

四、风险已现?

2025年4月以来,市场已有局部反应迹象:美股、美债、美元三者同跌,黄金和欧洲股市走强,显示部分资金开始“撤离美国”并寻找替代锚。尽管短期市场情绪仍在反复,但从中期视角看,这或许是“美元信仰系统”松动的早期信号。

🔚 结语:

今天的美元,并未锚定黄金,但锚定了一个更脆弱的东西——全球对美国的制度、经济、财政与金融系统的整体信任。

当信任开始动摇,价值就会被重新估价。届时,我们可能再次回望今天,就像当年回望1971年尼克松脱钩时那样,意识到:“那一年,历史悄然转向。” (ps,这一句风骚的话是 chatgpt 加的😂)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Bybit: $50注册体验金,$30000储值体验金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