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积分制,Berachain的Proof Of Liquidity机制会是未来吗?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作者|Wenser

杀死积分制,Berachain的Proof Of Liquidity机制会是未来吗?

6月24日,Berachain 生态流动性质押协议 Infrared Finance 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Binance Labs 参投,具体金额暂未披露。根据Infrared 匿名联创兼 CEO Raito Bear 的说法,此次融资为 Binance Labs 以唯一投资者身份参与的战略轮融资。

5月,前 Polygon Labs DeFi 负责人 Jack Melnick 加入Berachain 负责 DeFi 生态建设;4月,Berachain 宣布 B 轮融资规模已增至 1 亿美元,由 Brevan Howard Digital 的阿布扎比分公司和 Framework Ventures 共同领投, Polychain Capital、Hack VC 和 Tribe Capital 等机构参投,其估值已超10亿美元规模。

在众多 L1、L2网络大戏落幕之后,基于最近提出的 Proof Of Liquidity(POL)机制,Berachain 或许将成为“重振L1公链荣光”的关键角色。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对此进行简要分析,供读者参考。

市场现状:“天下苦积分制久矣”

在此前Odaily星球日报资深作者南枳撰写的《天下苦积分制久矣,一文回顾积分模式盛极转衰之路》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积分制的出现是有其特殊的市场环境等条件的。

首先,从出现时机上来说,Blur 诞生于市场遇冷的熊市时期,积分制是有效拉长项目生命周期的一大手段。至少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推迟发币预期,延缓发币时间的紧迫性。

其次,从项目差异上来说,通常涉及到与交易买卖、挂单操作、流动性锁定等环节的项目更倾向于采用积分制。一方面是明确用户的行为轨迹及投入成本,另外一方面则是给到用户相对直观清晰的“数值激励”,相信很多人都感受过积分数值不断跳动着增长带来的视觉刺激。虽然不是余额的变化,但确实比以往静态的界面更具优势。

再次,从用户裂变层面来说,积分制能够通过邀请链接获得更大范围的社交裂变。而且,排行榜单的产生也能够为项目的营销、运营带来更为显著的转化效果。很多时候,大户巨鲸为了一个“榜一大哥”的名头会投入大量资金,这和 Web2 直播平台打榜的心理作用和营销优势有着一定的相似性。

最后,从场外交易层面来说,积分制也为代币上市提供价格指导。无论是 Aevo、Whales Market 这样的场外交易平台,还是采用双押模式的场外OTC交易群,都能够借助积分制聚拢一定的流动性。而且,圈内人也知道,由于时间差与匿名性因素的影响,场外交易有时存在一定的溢价效应,因而容易助推项目积分的价格上涨。

除此以外,近日Wormhole 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Robinson Burkey 针对 W 代币空投上线近 3 月以来取得的一些进展,发表了对积分制的看法。“我认为最好的空投是那些用户预期之外的空投。然而,我想我们已经无法能回到那个单纯的时代,不得不进入积分活动和女巫战争。积分活动就像是协议和‘新用户’之间的默契,即空投耕作(airdrop farming)是可以被接受的。问题就变成了,协议能不能很好地供 farmer 进行耕作。我本人支持积分计划,因为它们可以减轻协议团队的工作负担(即减少与反女巫工作相关的时间)。”

当然,在应接不暇的项目积分活动后,目前的积分制已经让人感到了审美疲劳甚至逆反心理,究其原因在于:

  1. 积分制对流动性锁定的限制。Blast 的资金锁定限制成为了令人深恶痛绝的鲜明案例。

  2. 积分制对市场散户的不友好。巨鲸大户通过大额资金获得丰厚回报,但散户却收获寥寥。

  3. 积分制对生态网络的长期伤害。很多时候积分制成就了项目的虚假繁荣,正如LayerZero空投结束后,每日交易量相较峰值暴跌超95%,积分制活动结束后,给项目留下的只是一地鸡毛。

因此,市场在呼唤能够对积分制推陈出新,Berachain 的 Proof Of Liquidity(简称 POL)应运而生。

Proof Of Liquidity:对流动性提供奖励,反哺生态

此前,Berachain 的联合创始人 Smokey 发文表示:“Berachain是第一个将流动性垂直集成到基础层的链。来自验证者的区块奖励流向链上的应用程序,最终给到他们的用户,将流动性带入Bera 生态上的 DApp。Berachain是应用层集合。”

杀死积分制,Berachain的Proof Of Liquidity机制会是未来吗?

POL 机制图示

那么,什么是 POL 机制,该机制又有何特点及优势?以下是具体介绍。

何为 POL 机制?

根据 Berachain 官方发布的最新解释,简单来说,POL 机制是 Berachain 应用层的加速器——通过用户、协议和验证者的共同努力,实现对生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扩展。

在这一过程中,三者扮演的角色有所区别,其中:

(1)用户:提供流动性并质押 LP,累积BGT奖励以及LP费用(流动性池子的 BGT 奖励是根据验证者流动性池子的全球加权平均值计算的)。

用户的 BGT(Berachain 生态治理代币)收入则基于2个因素:1. 计入质押的总资产;2. 发送到仪表板的 BGT 数量。

(2)验证者:轮流构建区块,并根据委托给他们的 BGT 数量获得区块奖励。

验证者通过他们的“berachef”将通过区块构建获得的一部分 BGT 定向投入到他们选择的项目流动性池子。

berachef 界面见:https://bartio.station.berachain.com/validators/0x40495A781095932e2FC8dccA69F5e358711Fdd41

(3)应用项目:创建提案以创建新的流动性池子,使奖励金库有资格获得验证者的 BGT 投入。

因为流动性池子只是一个接受单一资产质押的智能合约,所以它能够以 Berachain 生态的 DEX 池子或其他任何资产池的形式存在。

杀死积分制,Berachain的Proof Of Liquidity机制会是未来吗?

POL 机制中的角色和参与部分图示

POL 机制的优势如何体现?

如果以上版本听起来略为复杂,说人话的版本就是,Berachain 的 POL 机制通过引入“验证者”这一中间角色,实现了 BGT 流动性和不同的应用代币回报之间的匹配:

  • 用户质押资产到验证者构建的仪表板;

  • 验证者调动 BGT 资产支持不同的应用,并获得对应的应用奖励;

  • 应用项目则需要通过发起提案,吸引验证者的支持,并对其予以回报,供验证者和用户分配。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用户和验证者可以较为灵活地实现资产的进入和退出,同时,用户、验证者、应用项目三者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能够通过流动性的加速流通实现正向飞轮,进而推动 Berachain 整个生态的发展,具体而言:

  • 用户:通过为应用项目提供流动性并将 BGT 委托给统一的验证者来获得回报,实现质押资产的利益最大化;

  • 验证者:通过更多的 BGT 委托和服务协议流动性赏金来获得回报,与应用项目有效协作,创造更大的盈利;

  • 应用项目:通过与验证者合作引导流动性并直接通过 BGT 代币发行激励用户,与常规的流动性挖矿相比,提高流动性资金的流通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BGT 成为了生态内的主要流通资产,而应用项目则可以发行自己的资产并以此形成于 BGT 资产的兑换和流通,最终实现多方共赢。除此以外,POL 机制也使得激励的生成权限与分发权限得到了一定的去中心化处理,用户、验证者、应用项目都能够决定 BGT 的流向,更高效的流动性流通且多方共赢的方案无疑是最佳选择。

小结:利益共同体才能助推生态共同体,而非相反

区别于积分制,POL 机制让 Berachain 生态内的不同角色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进而缔结成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利益共同体”,而非强行捏合三者,使不同角色不得不因为积分奖励而参与其中。

相比较于 Blast 生态把积分和黄金积分作为“吊在用户面前的萝卜”且通过各种机制稀释前期的流动性投入及奖励的傲慢做法,Berachain 的 POL 机制无疑更加透明化且公平化,有望以此吸引更多用户、验证者以及应用项目的加入。

而作为颇具 Meme 属性的 L1 公链,以“无限金融游戏的乐园(playground for infinite economic games)”而著称的 Berachain 或许将成长为另一个极具特色的区块链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