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辩论比特币(BTC)应该作为交换媒介(MoE)还是价值储存(SoV),本篇社论旨在探讨某物体转变为货币单位时的主要考虑因素。奥地利经济学之父卡尔·门格在他的著作《论货币的起源》中解释说,货币的起源是一种自发的社会制度,源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国家强加的东西。
根据门格的观点,这一过程始于某些商品因其耐久性、可运输性和可分割性等属性而比其他商品更“易销售”。这些商品因有助于交换所需商品而在交易中得到更广泛的接受。随着时间推移,最易销售的商品逐渐成为被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它们的高易销售性源自于交易双方对其不断的需求。
门格指出:
随着空间交通的扩展和对满足物质需求的预期时间跨度的延长,每个个体都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慎重考虑用自己的不太易销售的商品来交换那些在特定地点极易销售的特定商品,这些商品在时间和地点上的易销售性都很广泛。
在比特币的背景下,门格的理论意味着其作为交换媒介的能力应优先于其在保值方面的作用,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基本上,BTC 必须在交易中获得广泛接受,然后才能履行价值储存的角色。奥地利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默里·罗斯巴德也简明地解释了在货币转变过程中,交换媒介功能先于价值储存功能。
2022年9月,Kristoffer Mousten Hansen 和 Karras Lambert 在 Mises.org 上撰写的文章详细阐述了米塞斯的观点。他们强调了米塞斯认为商品必须首先在时间上“传递价值”,然后才能成为交换媒介,最终成为价值储存的观点。作者得出结论,奥地利学派的比特币爱好者应该优先考虑米塞斯、门格和罗斯巴德所认为的货币的“交换媒介”功能,而非“价值储存”功能,因为这是货币的本质要素。
Hansen 和 Lambert 坚称“贬低加密货币的积极使用的重要性”,并倾向于“永远持有”观点“违背了米塞斯的认识,即‘仅有商业使用才能将商品转变为普遍的交换媒介’”。他们还指出,价值储存为中心的心态可以追溯到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尼克·萨博写的一封公开信。尽管在加密货币世界中价值储存为中心的观点盛行,但这显然偏离了奥地利学派对货币起源的定义。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