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研社
链研社|2025年04月15日 08:33
特朗普关税政策调整的战略性撤退原因及未来的潜在风险 1. 政策反复≠战略转向:战术性妥协的真相 特朗普政府近期宣布对75国暂停加征关税90天(税率降至10%),但对华关税却升至145%,这种“豁免与施压并行”的策略暴露其核心意图:通过短期政策喘息缓解金融压力,而非放弃贸易战工具。 • 金融倒逼政策调整:美债市场崩盘是直接诱因。4月7-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4.59%,30年期收益率单日暴涨60个基点,触发对冲基金基差套利崩盘,迫使特朗普为避免系统性危机而妥协。 • 政治表演逻辑:对华加税至145%更多是“遮羞布”操作,实际效用有限。中美经贸关系在双方关税升至84%/125%时已实质中断,进一步加码仅为维持谈判筹码。 2. 美元信用危机与经济脆弱性加剧 市场误将政策喘息视为风险解除,实则深层矛盾仍在发酵: • 美元霸权瓦解信号:美元指数跌破100大关,美债遭中日等主要债权国抛售(中国持仓降至7590亿美元,创15年新低),黄金/白银比突破100,反映市场对美元体系的信任崩塌。 • 经济滞后冲击显现:即便部分商品豁免关税,企业仍承受物流成本上升(如转口贸易成本+58%)和供应链转移压力(特斯拉减产30%)。政策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推迟投资,形成“需求萎缩-库存积压”恶性循环。 3. 未来的潜在风险 当前平静期暗藏三重风险: • 流动性陷阱:VIX指数回落掩盖美债市场流动性枯竭风险,类似2022年英国“迷你预算”危机的系统性风险仍可能复现。 • 华尔街套利狂欢:政策波动为高频交易提供题材,金融机构通过“做空-反转-做多”收割财富,加剧市场脆弱性。 • 多极货币体系加速:德国国债取代美债成为避险标杆,人民币黄金定价权提升,美元单极地位进一步瓦解。 结论:风暴前的喘息 特朗普的“战术性撤退”仅是权宜之计,90天窗口期内若美债利率失控或经济数据恶化,关税战可能再度升级。投资者需警惕政策反复、流动性突变与衰退预期的共振,避免陷入“误判投降”的乐观陷阱。
+6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