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y
Rocky|2025年04月11日 09:22
昨天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撰写了他今年关于关税的备忘录📕《Nobody Knows (Yet Again)》,前几天在接受Bloomberg采访后,一声叹息,市场随后暴跌,而最早一月份他对 #AI 再次泡沫的备忘录,更早遇见了市场的担忧和不确定性。 此次《Nobody Knows》备忘录中回顾了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的投资环境,以及2025年及之后面临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与贸易政策、关税、地缘政治有关的问题),值得阅读,文章原文放在评论区。 关于08年金融危机与20年新冠疫情和现在贸易关税的对比: ✅ 相似点:不确定性+恐慌情绪 1. 市场剧烈动荡,恐慌情绪高涨 • 2008年:雷曼倒闭,金融系统信任崩塌,流动性枯竭。 • 2020年:疫情暴发,全球停摆,经济突然急刹车。 • 当前:地缘政治紧张(中美博弈、乌俄冲突、中东局势)、通胀压力高企、利率高位久留、去全球化趋势增强。 2. 政府干预强烈,政策不确定性高 • 三次都伴随着强烈的政策介入,如美联储、财政刺激、监管放松/收紧等,但效果与预期往往脱钩。 3. 市场底部“雾里看花” • 三个时期都缺乏共识:没人知道底部是否到来,投资者普遍担心“刀还在掉”,市场随时可能“再破底”。 ❌ 不同点:结构性环境变化 1. 利率与流动性环境不同 • 2008年:美联储大幅降息,QE启动,零利率+无限宽松带动资产反弹。 • 2020年:极速降息+史无前例财政刺激,带来极强“V”型反弹。 • 2024–25年:利率维持高位,抗通胀是政策主线,美联储“降息犹豫”,市场不再预期强刺激,反弹缺乏底气。 2. 危机性质不同 • 2008年是系统性金融危机,根源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失衡。 • 2020年是流动性危机,带有临时性、外部性冲击。 • 当前更像结构性疲软叠加信心不足,是“慢性衰退”或“碎片式下行”,不再是单一爆点,而是多源压力:全球债务、制造回流、产业链重构。 3. 估值与市场结构差异 • 2008年/2020年:整体估值杀到极低水平,风险溢价极高,闭眼买ETF都赚钱。 • 现在:某些资产(美股科技、债券等)估值仍然不低,“抄底”机会零散分布,更考验选股和择时能力。 4. AI 和高频交易的主导力量不同 • 当前市场由算法驱动更强,流动性变得碎片化,宏观消息或预期变化会被市场系统高频放大,波动性也更难预测。 🎯核心理念:无人知晓未来,但必须做决策 1️⃣未来无法被“分析” 马克斯反复强调,“分析未来”是一种矛盾,因为未来是由无数难以量化、未知且变动的因素塑造的。我们可以思考、推测未来,但不能精准分析或预测它。 2️⃣世界末日大多数时候不会真的来 在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如2008年),投资者容易陷入末日恐慌,结果往往错失了重要的长期投资机会。没人知道是否能阻止崩溃,但如果我们等待确定性,我们可能永远不会行动。 3️⃣不作为也是一种选择 马克斯提醒我们,保持投资组合不变(不操作)其实也是一种“行动”,也同样应该经过深思熟虑,而不能只是出于恐惧或麻木。 💡 对投资的建议:在不确定中保持理性与勇气 • “当买入时机到来时,你不会想买” 最好的投资机会,往往伴随着最大的恐惧。你想买的时候,市场价格往往已经回升。优秀的投资需要在别人恐慌时采取理性的行动。 • 预测的概率感知很重要 你不仅要做预测,还要有判断力去评估预测对错的可能性。在极度不确定的环境下,准确率更低,因此要更加谨慎和谦逊。 • 投资机会不会等待确定性到来 备忘录明确表示,在2008年以及后来的市场崩溃中,他无法“确认”底部已经到来,但也不能因此放弃机会。所以他和团队选择危机中继续部署资金。 🌐 关于政策和关税:简单动机 vs. 复杂后果 马克斯对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的经济动机进行了解构。他承认这些目标本身是合理的(如保护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但批判其: • 忽略了第二、第三阶效应(例如:报复、物价上涨、供应链混乱) • 高估了“关税”在复杂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杠杆作用 • 低估了实际生产能力和技术劳动力缺口 • 忽视了消费者长期以来选择进口商品的“性价比”逻辑 • 忽视了政治因素对政策持续性的扰动 他指出一个关键经济学原则:“经济学是一门关于权衡的科学。”保护1000个钢铁岗位和损失7.5万个用钢岗位,是典型的得不偿失。 最后,马克斯表示市场最大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性,我们必须保持对不确定的敬畏之心,不断承认“我们不知道”,并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依然做出最理性的判断,如同马克斯在文中的原话“未来的可知性变得更低,因此信念不能再建立在预测上,只能建立在合理性与估值基础上。”估值+常识+勇于下注,带来危机后的机会!🧐
+4
曾提及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