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i|2025年01月30日 14:56
最近一些Meme的Playbook:
1、Meme项目分三种,一种是大比率流通的(40%-),因为Founder/产品的热度凝聚共识冲到高位,比如说今天的Jelly-Jelly,前几天Vine。特点是第一波冲的非常高,前十的地址控盘率低,最强的热度能高到速通合约,等待合约野庄做第二波,但没人做第二波就开始阴跌。
另一种是大比率控盘的(80%-90%),AI居多。开盘直接到10-20M,然后流通比率低快速能到40-50M,团队这个位置慢慢出货洗地址,洗的差不多就放利好拉盘开始第二波到100M,后面看能不能上合约决定是继续搞还是跌下去继续洗盘。做的最好的是Buzz。特点是发了之后一波接这波,需要行情和情绪在这个阶段不差。
这两种都在第一波冲击的过程中获得了不错的热度和Holder群体,但大多数无法速通合约,于是就有第三种出现。
第三种是通过第一种第二种获得了热度之后,因为无法维系跌到20M以下,团队或者野庄一边找币安合约的角度,一边底部吸货。最经典的就是Swarms,其次就是AVA和Pinnin。因为吸筹和拉升都是庄干的事情(大概率上合约的钱都是庄帮忙交的),所以上了合约庄大概率会浇给,后面筹码结构坏掉了想破新高就很难了。
这三种模式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总结为庄和币安合约的博弈,也是币安合约之所以上一个浇一个的主要原因。从估值体系上来说第一波100M,破100M第二波到上合约的逻辑不变。
一般来说一种Playbook走的越成熟就会越脆弱,因为模仿的人多了在终端环节就会出现问题,期待新的模式出现~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