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Four.meme 如何用 AI 概念把 BSC 链变成韭菜魔幻试验田》
原文作者:Lawrence,火星财经
前言:一场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的行为艺术
在币圈混迹多年的老韭菜们,早已习惯了项目方用 PPT 画饼、用白皮书编故事、用 KOL 喊单的经典三件套。
但 2025 年 4 月 18 日凌晨,Four.meme 平台推出的 SKYAI 预售项目,却以「把敷衍写在脸上,把割韭刻进 DNA」的姿态,刷新了行业下限。这场集「AI 概念碰瓷」「规则黑洞」「合约地址打错」「CZ 转发玄学」于一体的魔幻大戏,堪称区块链版的《皇帝的新装》——项目方光着屁股游街,围观群众却硬要夸衣服真好看。
本文将从技术空心化、规则黑箱化、平台失格化、社区魔怔化四个维度,扒开 SKYAI 的皇帝新衣,并探讨 Four.meme 如何从「Meme 发射台」堕落成「韭菜碎纸机」。
第一章 技术篇:当「AI 协议」沦为「皇帝的新代码」
1.1 MCP 协议?不如改名叫「Make Crypto Pretend」
SKYAI 宣称其核心是 MCP 协议(Machine-Contract Protocol),号称能让 AI 实现「智能合约审计」「跨链数据追踪」「实时链上分析」。但翻开项目资料,满屏都是「赋能」「升级」「下一代」等互联网黑话,具体技术细节比中本聪的真实身份还神秘。这让人想起电商预售中「用模特图忽悠消费者,实际发货是地摊货」的经典套路。
更荒诞的是,项目方把 OpenAI 的 Function Calling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模型强行「碰瓷」,声称要「将本地工具集成到 BSC 链」。但仔细一看,所谓的「技术突破」不过是把 ChatGPT 的 API 接口改个名字——就像把「预售 45 天发货」包装成「工匠精神慢生活」。
1.2 路线图:ETH/Base 链支持?不如直接写「薛定谔的多链」
SKYAI 的路线图像极了电商平台「预售页面不标注发货时间,付款后才显示要等一个月」的骚操作。
明明主打 BSC 链,却把 ETH/Base 支持写在规划里,这相当于餐馆卖「现炒小龙虾」,结果告诉顾客:「虾还在湖里养着,您先付钱,三年后上菜」。这种「用未来概念收割当下资金」的套路,连江苏省消保委都要直呼内行。
第二章 规则篇:没有最黑,只有更黑的「韭菜收割指南」
2.1 预售无硬顶:当代「资金盘」の行为艺术
SKYAI 预售规则堪称币圈版「霸王条款」:无金额上限、无代币分配细则、结束后才公布规则。这好比网购时商家说:「亲先打钱,货到再告诉您买了啥」。参考中国消费者协会对「超长预售」的定性,这种操作已涉嫌利用优势地位转嫁风险,本质上是对投资者的「格式合同霸凌」。
2.2 合约地址写错:连「专业摆烂」都懒得演
项目方连 CA 地址都能手滑打错,堪比电商商家「把羽绒服链接挂成短袖」。
更魔幻的是,社区竟有人辩解:「这是防女巫策略!」——按照这个逻辑,银行 ATM 吐假钞也可以解释成「反洗钱创新」。这种「把事故包装成故事」的话术,连拼多多「砍一刀」算法都要甘拜下风。
第三章 平台篇:Four.meme 如何从「发射台」变身「韭菜焚化炉」
3.1 发射平台搞 IDO?不如改行卖「空气币盲盒」
Four.meme 作为 Meme 币发射台,本该是「公平启动」的守护者,却亲自下场推预售,堪比淘宝小二开店铺卖假货。其行为完全背离了 Web3 的去中心化精神,反而复刻了电商平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垄断套路。参考 Four.meme 此前因合约漏洞被黑 15,000 美元的黑历史,这次站台 SKYAI 更像是「病急乱投医」的赌徒行为。
3.2 CZ 转发玄学:当代「屎币」の行为经济学
社区流传着「某 Z 最爱转发屎,冲就完事了」的诡异共识,这本质上是将投资异化为「转发抽奖」。
正如电商预售中「明知是坑还要赌商家发货」的消费者心理,韭菜们早已陷入「沉没成本幻觉」:既然 BSC 链是「畜生链」,那不如主动当「饲料」——这种魔幻现实主义,连马尔克斯小说都不敢写。
第四章 生态篇:BSC 链为何沦为「魔幻现实主义试验田」
4.1 从「创新中心」到「诈骗温床」:BSC 链の堕落简史
Four.meme 宣称其 4 个项目入选 BNB Chain 1 亿美元激励计划,但 SKYAI 事件暴露了 BSC 生态的深层危机:重营销轻技术、重流量轻合规、重炒作轻价值。这像极了电商平台纵容「超长预售」的逻辑——用 GMV 数据讨好资本市场,代价是透支消费者信任。江苏省消保委对「霸王条款」的定性,放在 BSC 链上竟毫无违和感。
4.2「畜生链」の诞生:当所有人都在假装玩游戏
社区对 BSC 链的戏称「畜生链」,本质上是系统性失序的集体宣泄。正如电商平台默许商家「用退货商品二次销售」,Four.meme 对 SKYAI 的纵容,折射出整个生态的「底线竞速」:谁能更快收割韭菜,谁就是「创新先锋」。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让区块链技术彻底沦为「庞氏魔术」的道具。
结语:在「小丑纪元」保持清醒的 N 种姿势
SKYAI 预售闹剧,本质上是币圈「劣币驱逐良币」的缩影。当技术叙事沦为碰瓷工具、社区共识退化成转发玄学、平台公信力败给流量焦虑。
对于普通投资者,笔者的建议只有三条:
· 远离「三无预售」:无技术白皮书、无链上审计、无明确规则的项目,本质上是穿着 Web3 外衣的 P2P 骗局。
· 警惕「KOL 传销」:把 CZ 转发当投资依据,如同根据李佳琦直播买理财——前者可能让你亏钱,后者至少能拿到面膜。
· 认清平台本质:当 Four.meme 开始卖「空气币盲盒」,它的商业模式已从「服务费模式」堕落成「诈骗分赃模式」。
你可以暂时欺骗所有韭菜,也可以永远欺骗部分韭菜,但你无法永远欺骗所有韭菜——除非韭菜们自愿装睡。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