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我监护权变得更加智能,一场持续十年的争论再次上演

来源: Cointelegraph原文: 《{title}》


观点来自:Alvin Kan,Bitget Wallet首席运营官


历史再度重演:又一家顶级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CEX)遭遇黑客攻击,这次可能创下人类历史上最大金额的盗窃案。我们侥幸避免了最坏结果——平台崩盘及对行业的毁灭性打击。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即便是最强大的市场参与者也并非无懈可击。


CEX自由支配用户资金的特权伴随着风险,这提醒着我们:古老的非托管存储方式依然是最安全的选择。随着安全功能的进步,现代钱包不仅能妥善保管资产,更能帮助用户安全地最大化加密资产价值。


黄金法则永不褪色


在Bybit遭遇15亿美元黑客攻击后,市场迅速恢复平静。但若该平台未保持1:1的客户资金储备,此次攻击本可能给整个行业带来灾难性后果。回想2022年FTX流动性危机爆发时,挤兑风潮在数日内就摧毁了这个平台,而数十亿美元的赔偿至今才刚刚开始启动。


历史数据显示,CEX始终是黑客的首要目标。2012至2023年间,中心化交易所遭遇118次黑客攻击,损失近110亿美元——这是直接从区块链网络和加密钱包盗取金额的11倍。这些案例反复印证着加密市场巨头的脆弱性,"非私钥即非汝比特币"的黄金法则依然振聋发聩。


向中心化交易所充值,本质是将资产保管权拱手相让。CEX掌握所有私钥,意味着对用户资金拥有绝对控制权。除了流畅的交易体验,这种模式还伴随着诸多隐患。


首先,中心化平台将海量资产集中在少数钱包,自然成为黑客的肥美猎物。虽然CEX采用冷钱包和多签交易等"终极安全方案",但其签名合并依赖的第三方基础设施已被证明存在漏洞。当交易者让CEX保管私钥时,他们可能在某天因完全不可控的因素血本无归。


除黑客攻击外,托管式存储还存在诸多风险:中心化交易所可能因复杂法律原因冻结账户、设置提现限额,甚至因管理不善导致破产。历史表明这些危机往往猝不及防,唯有将资产掌控权握在自己手中才是万全之策。


不限于加密存储


非托管钱包将加密形态的私钥留存于用户设备,让您获得CEX无法提供的完全资金控制权。


自我托管并非零风险。您可以自由交互任何DeFi协议,交易任何(哪怕是未上架的)代币。但这份自由需要匹配同等责任:过去几年DeFi平台正成为更频繁的攻击目标,开发者往往追求快速增长而忽视安全建设。


现代钱包通过多重防护机制守护用户自由:私钥多层加密确保唯您可触达;交易授权与DApp权限需密码验证,为日常操作构筑双重保险;部分产品甚至创新性地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免除了助记词记忆负担——采用多方计算钱包技术时,私钥分散存储于多台设备,既无单点失效风险,又能在部分设备丢失时恢复资产访问。


安全防护已突破"单纯存储"的局限:私钥加密之外,智能钱包能识别加密生态风险,及时预警恶意项目、钓鱼攻击、欺诈合约;权限管理系统可追溯并撤销对DApp的过度授权;严谨的平台还会进行多机构独立审计,设立安全赔偿基金,并通过反诈教育提升用户防护意识。优质的非托管钱包不仅是保险箱,更是安全使用加密资产的智能助手。


中心化交易所钱包如同吸引飞蛾的火焰,巨额资产聚集天然诱发攻击。解决方案之一是分散存储于多个钱包以降低系统性风险,但更根本的是减少对中心化平台的依赖,善用钱包的智能安全功能重获资金自主权。


观点来自:Alvin Kan,Bitget Wallet首席运营官


相关推荐:开发者要小心了!——英国2026年加密制度即将到


本文仅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或投资建议。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未必反映Cointelegraph官方观点。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币安:注册返10%、领$600
链接:https://accounts.suitechsui.blue/zh-CN/register?ref=FRV6ZPAF&return_to=aHR0cHM6Ly93d3cuc3VpdGVjaHN1aS5hY2FkZW15L3poLUNOL2pvaW4_cmVmPUZSVjZaUEFG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