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的滴滴事件,又给大众敲响了警钟——我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捷服务,同时,我们的数据隐私却在滴滴这类巨头面前荡然无存。
譬如在滴滴事件中,一方面,乘客的个人信息可以被默认公开给司机,给犯罪留下可乘之机;一方面,深陷多头借贷、有过犯罪历史的司机,却依然能被滴滴审核通过。
如何在促进数据使用效率的同时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如何降低滴滴事件的发生概率?PTS创始人张佳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区块链。
【深链财经原创】
文丨大卫
从Draper孵化器到区块链创业
2014年,张佳辰在比特币投资者Tim Draper的孵化器里做增长黑客,从那时候开始她就开始关注区块链。从哈佛商学院MBA项目及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政策硕士毕业的张佳辰,既了解宏观经济,又关注国际政策,她相信区块链的价值和重要性,并认为比特币好比是“数字版的黄金”,可以帮助平民对冲金融危机。
张佳辰在小米生态链企业Ninebot机器人公司做COO和亚马逊做高级产品经理的经历,为她积累了创业和管理的经验。去年夏天,考虑创业方向的张佳辰去请教斯坦福大学张首晟教授。教授启发道:“你可以看一看是否应该全职做一个区块链公司。”
当时区块链行业的参与者良莠不齐,除了投资比特币,尚未出现细分的行业。张佳辰对区块链一开始还是保持了怀疑与探究的态度,进行了市场调研——这么早期的技术是否到了可以大规模应用落地的阶段?
“我和世行的同学聊天发现,世行如今有两大议题,一个是经济危机,另一个就是区块链。”张佳辰发现区块链越来越成为世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你会看到相比2014年,现在参与这个行业的人的素质有很大的提升。”
基于这些原因,张佳辰决定投身区块链,但是设定了三个标准:一是一定能够做出来,能够落地,二是有难度有壁垒的,三是很有用、很关键。
安全多方计算与数据协作
在2017年9月,美国三大征信局之一Equifax因黑客入侵导致大规模数据泄漏。Equifax手握全球8.2亿消费者和9100万商户数据,这次事件被称作全球征信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信息泄漏事件。
大数据时代,数据孤岛、数据泄漏、数据滥用等问题层出不穷。文章开头的滴滴事件,事实上原因就是中心化机构滴滴出行的数据滥用和数据孤岛问题。
过去两年,区块链世界里一直讨论的是开拓协议和基础架构层的技术,譬如扩容、提高TPS等,但一直未出现杀手级应用。于是,张佳辰将方向锁定在数据安全与协作。
“上一阶段区块链最大的应用支付,但是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载体,它事实上最大的价值是数字资产数据。” 张佳辰介绍,区块链能够更好地发掘数据价值, 也能解决包括隐私保护、安全性等数据问题。
今年年初,张佳辰创办PTS(Points)。PTS项目的特点在于开发了新型的数据协作协议体系,建立了可大规模应用的安全计算系统:安全多方计算(SMPC)。
该系统按规则匹配数据贡献方、进行不暴露原始数据的集合式计算,然后把这个计算结果创造的价值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自动分配给所有参与者,确保公平透明,避免了人工操作带来的数据造假或数据泄露可能。
如何保证用户接入PTS网络后的数据隐私问题呢?张佳辰表示,数据采用分布式存储,参与机构或者个人的数据依然在自己设备中;然后,数据会在当地用手机本身算力进行一次加工,变成可被大模型计算的小模型结果;接着,数据通过点对点非对称加密传输通道,用数据匿名传输混淆技巧,和模型进行连接。
生态与迭代
张佳辰强调,PTS的区块链数据协作协议是可被GDPR兼容的。GDPR是在欧盟于今年5月出台的条例,旨在让公民取回对个人资料的控制。
“(PTS)架构先天就是契合GDPR的。只有用户授权才会开始这种协作,并且用户可以要求把自己地授权模式设置为无论谁访问我都不给。这是一个很好的符合欧盟要求的方案。”张佳辰向深链财经表示。
目前,PTS已经接入中诚信征信的5亿用户信用相关的变量数据以及来自公信部的大量ID验证和犯罪记录验证数据。中诚信征信是八家个人征信试点单位之一。
“大量征信数据接入后,我们可以很快地迭代我们的产品。”张佳辰表示。
今年初,PTS完成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丹华资本、心元资本、策源创投、巢生资本及战略投资方中诚信征信和本体网络等。
目前,PTS的最小化可行产品(MVP,most viable product)和第一批用户身份认证服务(KYC)已经上线。接下来,PTS信用评分实际部署的正式版PTS主网、控制接口和App也将上线。除了金融领域外,PTS也考虑向基于个人病例信息的医药研究、行业数据统计等领域拓展。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