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狐|2025年04月23日 04:47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市场很少有人关注。就是BNY Mellon(纽约梅隆银行)在以太坊上推出与链上数据相关的工具(Digital Asset Data Insights),这个工具主要是通过在以太坊链上广播净资产值,以此推进基金会计数据的链上化。BNY是全世界最大的托管银行,托管总资产高达50万亿美元左右。它在以太坊上推出链上数据的举措,虽然动作不大,但对于这种传统的大机构来说,任何一个简单的动作,也有其战略的考量。这代表了大机构开始在以太坊上探索一些未来的可能性。更大的可能预测是,这些机构未来有可能基于以太坊的安全性构建自己的L2链或私有链,这样既可以获得以太坊的安全性,也可以保持隐私、资产安全以及其他加密好处(资产可追踪、快速结算等)。之前BlackRock贝莱德也在以太坊上推出代币化基金(BUILD),State Street等托管银行也在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
这些大机构的持续探索,让我想起这个月初在香港参与的一个小场合,其中IOSG @jocyiosg 大佬问大家用一句话来说以太坊是什么?Vitalik(@VitalikButerin )说的以太坊是世界计算机。跟之前一样,看来他的最终梦想依然是要全世界:以太坊要承载全世界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我当时的回答是:就目前来看,以太坊是无须信任的结算平台。只要未来数字经济的结算能够主要发生在以太坊及其生态,以太坊已经足够伟大。如果能实现这个愿景,已足以让以太坊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金融平台,承载未来的数字经济体的最重要部分。这也包括未来AI agents之间的相互结算等。当然这一切并不是一定必然的,需要以太坊社区的足够饥渴地实现,毕竟加密世界变化太快。
如果越来越多RWA能发生在以太坊生态,数字经济的交易量级以及活跃程度会远超过今天,如果以太坊L1和L2做好的足够的准备,未来会很有意思。刚好Vitalik提出“用RISC-V取代EVM”的构想,这里先跳过所有技术细节,如果真能落地,那么可让ZK证明效率最高提升100倍,这意味以太坊L1的性能有很大提升,其他L1相对于以太坊的性能优势将很难持续,当然,具体落地至少需要2-3年。从这角度,也可以看出Vitalik正在主动求变,这对于以太坊长期来说,是有积极影响的。当然,短期来看,最重要的还是应用,比如不能错过AI agents等多个赛道应用的探索。这是重中之重。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