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Teddy
DeFi Teddy|2025年04月17日 23:34
《深入解读Huma Finance的亮点和挑战》 昨天参与了huma finance @humafinance @DrPayFi 的AMA,总结了Huma的亮点和挑战 亮点 -解决真实世界的需求 -链上理财新渠道 -获得Solana基金的大力支持 挑战 - 资金端规模化问题 - 资产端规模化问题 - 借贷风险或降低公司估值 优势1⃣: 解决真实世界的需求 Huma确实解决了跨境支付公司的垫资问题,有实际的落地场景,并且已经有不少客户。 优势2⃣:链上理财新渠道 Human提供了10%左右的RWA理财,是对现有国债类型的RWA理财4%收益的重要补充。虽然风险更高,但是也是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 优势3⃣: 获得Solana基金会的大力支持 Huma 是payfi赛道里面头部项目,而payfi又是solana重点发力的赛道,所以获得了Solana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这里要称赞一下Solana基金会和Solar @Solana_zh,对生态项目给予很多支持。 挑战1⃣: 资金端规模化问题 dune看板显示目前huma的2C的usdc存款是1400万美金,这个数字还是偏小的,不到aave的0.1%。和小贷科技公司比,这个体量也是非常小,比如乐信的在贷余额是150亿美金。我采访了社区几个用户,他们表示没有参加存款的原因是觉得有风险。所以Huma能否从链上获取低成本的大资金是有待考验的。 挑战2⃣: 资产端规模化问题 目前Huma主要资产是跨境公司的支付垫款,但是2B的业务是很难规模化的。因为每个客户都有不同的流程(包括风控/合规/技术对接/催收等),尤其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展开2B的业务,更加有挑战。以前互联网小贷公司能够规模化,是因为流程全部标准化,无论是1个用户,还是100万个用户,都可以通过1个标准流程完成。 挑战3⃣: 借贷风险或降低公司估值 Huma 业务里面lending比重比较大,而lending其实是个金融业务,有坏账和期限错配等问题。之前fintech公司在行业兴起的时候,估值很高,因为无论是VC还是创业者,认为fintech都是tech公司;但是随着行业的成熟,有金融业务的fintech公司逐渐被认为是finance公司,估值进行了大幅修正。另外,金融公司比科技公司承担更大的监管风险,之前著名的金融科技公司趣店从纽交所上市到不到一年时间跌80%就是因为监管政策的改变。 目前rwa赛道的$ondo 和 $plume 获得了较高估值,原因是$ondo主要是极低风险的国债RWA,而$plume主要是无风险的RWA Infra业务,而huma目前的业务形态恐怕无法获得类似的估值。如果参考小贷公司乐信,在贷余额是150亿美金,市值是11.5亿美金,差不多市值就是tvl的8%左右。 PS 自己参与了huma 2.0的存款,觉得叙事和赛道不错,有实际落地前景,但是业务规模化还有不少坑等团队去踩平 欢迎关注RWA 和Huma的朋友一起来讨论 @0x0xFeng @thecryptoskanda @starzqeth @BroLeonAus @0xNing0x @0x_Todd @Ice_Frog666666 @portal_kay @KuiGas
分享至: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複製鏈接

熱門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