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pper 花椒(解盘)|2025年04月07日 00:50
<关税底牌解盘> 花椒 no.16
TLDR:中国反制美国关税这一次出奇得狠,并不是没有深思熟虑,而是2018年以来主动调结构、劳动力成本变迁和贸易不对称的底气
可以预见的是贸易战僵持不下,全球供应链散开,中国转型加速,东西方割裂越来越深,就看哪一方先撑不住(目前来看中国底层人民比美国更能忍啊)
———
一、东大在憋大招
2018年贸易战开打,美国拿“贸易逆差”和“偷技术”当理由, tariffs 一轮接一轮,中国一开始有点懵,但没傻等挨打,18年的刘鹤可是急的在白宫到处转拿材料谈判😂
这几年,中国主动干了几件事:
市场换挡:对美出口占比从20%降到16%,买黄金屯黄金,非美大豆进口占比下降到23%(巴西作为替代黄豆可是美国自动化farming的核心)与俄罗斯/沙特本币结算等等
内需救场:内驱动消费+ 基建狂飙,2022年内需拉动GDP增长贡献率超50%,新能源的产业链升级(支持国货
供应链转移:供应链制造转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越南🇻🇳 稍微高端一点的制造留在中国,差不多越南40%的基本加工类企业都有中国的投资
——
二、东大的三张牌
1. 劳动力成本:中国不便宜,美国更贵
中国经济飞了40年,劳动力市场早就不是“人多好使唤”的时代
经济学有个“刘易斯拐点”,说白了就是劳动力从过剩变短缺,中国2010年前后就跨过去了。现在中国工人工资是越南的3倍,但还是美国的1/7
当然美国并非天生人工就贵,他国也并非天生人工就便宜。
只是其他国家为了换回美元,在生产效率不占优时,不得已只能通过压低汇率的方式,去获取价格上的竞争力,本质上也是一种操控汇率对吸引外国资本入住的方式
而在二战前美元没有国际化之前,美国曾是第一制造大国,钢产量超过全球所有国家总和,这是共和党上台时候的策略(保红脖子+ old money金主爸爸) 而new money的民主党后面一直在任,策略打发就变了,通过保护高端产业,让自己维持高端产业的竞争力,把低端产业分发出去,让世界给美国打工
而通过让渡低端产业,维持贸易逆差,向世界输出美元,让制造业回到了中国and东南亚
特朗普想要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到美国,让基本话工业流程能在美国自产自销(主要为了战争效率考虑)以及在现在来看是比较困难的
关税 -> 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 单位劳动力的成本增加 -> 大家不如就一起死
最后就是看谁先撑不住,你的美国梦是要中国买单还是越南印尼柬埔寨老挝买单呢?
2. 贸易结构:你疼我痒
中国卖给美国啥?手机、电脑、家具,美国人离了这些日子不好过。美国卖给中国啥?大豆、原油,原材料罢了
关税一加:
- 美国:物价蹭蹭涨,鸡蛋一年翻倍2022年家具价格同比涨了12%
- 中国:原材料贵点,企业转内销,要不就再苦一苦?
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净出口从4000亿刀跌到2900亿刀 少了25%
3. 战略调整:贸易战逼着中国找新路,东南亚出口涨了30%,RCEP签了,欧洲市场也挖深了。美国制造业回流占GDP比重还是11%,远不如中国的28%
三、稳点苟点
1. 关税战没完:美国中期选举、地缘政治博弈,关税这出戏还得唱,短期内别指望握手言和,才刚转牌呢怎么可能就fold了
2. 供应链散了:企业跑东南亚、印度,中国守高地,全球产业链从“中国独大”变成“中国+其他” 让打野先死 adc保一下
3. 中国转型快了:关税战是催化剂,高科技、绿能、内需,现在还加了一个rwa(山东rwa)
4. 世界更操蛋了:欧盟、日本夹缝求生,RCEP、CPTPP抱团,全球多极化,全球右翼化,不久的将来,也没有那么的不久,我估计很快就会有开战动员了
//虽然这一轮电子黄金叙事自从trump发币后就不好使了(为什么黄金总是破新高? 你懂了吧) 本质上btc“上所”后利好出尽且叙事疲软并不能体现他抗通胀抗地缘政治风险,市场会告诉你正确答案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