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awei|2025年03月27日 08:19
Infra 项目到后期,面临的问题是技术对用户来说很难懂。
L1/L2 还是能通过空投来做用户增长,但对于其他 infra 项目(包括一些 co-processor 和 prover network 等等的 middleware)很多是 toB 的,尽管有一定的 PMF,但很难推动 C 端的 mindshare。
在现在的注意力为王的市场情况下,推上币很难。
Consumer 项目虽然在 mindshare 捕获上有天然的优势,但是新概念容易被市场证伪,热点可能十天半个月就过去了。
做得好的抓住这个时期有机会上币。再往后需要面对可持续性的问题,包括产品迭代,是否能够持续留住用户。
@KaitoAI 在结合这两点上是做得很好的。订阅制的分析平台原本是不好讲故事的,更多像是卖订阅做收入增长的项目基调,但 Yaps 巧妙地发起了群众的力量,四两拨千斤,在 CT 快速占据了 mindshare 和抢占了注意力。
最近在看 DePIN,认为 DePIN 可能也是相对比较好地整合这两个方向,优劣互补,能够解决其中部分问题的一个赛道。
首先,DePIN 是在传统真实世界的 infra 上进行 "de",因此有一定的 PMF;概念上不容易被证伪,并且简单好懂,容易给市场讲故事。例如 @helium Mobile 30 刀的无限流量套餐就是比传统 carrier 更便宜。
DePIN 也能够做用户的 mindshare ——
@getgrass_io 是很好的例子,大约用 250 万用户下载 Extension,贡献带宽,并且 web scraping 拿到的数据是真实、有使用需求、有 PMF 的,结合空投可以做用户增长,社区热度也可以做起来。
当然,DePIN 不好做的是代币经济模型设计,如果哪个关节出了问题,那么牵一发而动全身,飞轮没有转起来可能整个项目的功夫都白费了。
分享至:
脈絡
熱門快訊
APP下載
X
Telegram
複製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