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ue 🚢💹🧲
Yuyue 🚢💹🧲|2025年02月22日 10:26
有关 meme 到底是不是只是赚快钱? 我认为这里存在一个理解上的偏差了,因为如今的 meme 很多时候已经不是纯粹的土狗,而是有更多内涵和外延的资产发行形式 meme 是一种资产创新,是一种募资形式,是新时代的 ICO 目前看来市面上一共有两种主流 “meme”,我自己的分类是: - 文化型 meme,以传统 meme 为主,以社区为主导的纯 meme,典型代表为 PEPE ,这一轮 solana meme 里是 #CHILLGUY ,bnbchain meme 是 BANANA CHEEMS PERRY 等等 - 技术型 meme,以链上公平发射为核心,以社区为主导的募资形式,项目方和产品团队需要一定的筹码比例以保证有利益驱动 & 资金来 funding 持续做事,典型代表为 ARC SWARMS #GRAFFIN 等等 这一行业变革,我认为是存在其积极意义的,并且并非是纯粹的赚快钱,这是 cz 老师对 meme 理解和现在我们理解的不同 @cz_binance 文化: - 文化型 meme 来说,社区很多时候有非常强的凝聚力,比如 CHEEMS 哪怕上了 bn 之后,社区还是很团结、比如 BANANA 有很多举行的出圈行动传播 web3 文化、比如 PERRY 组织进行捐款做慈善等等 这些社区的建立并不是用赚快钱能一言以蔽之的 技术: - 技术型 meme 来说,有产品有团队的 AI Agent 初创和独立开发者通过 pumpfun 得到了 funding,省去了觥筹交错、路演这类传统的 pitching 方式,并且降低了 AI 天价项目的估值泡沫 显而易见的是,在 AI Agent fomo 之后,交易所的 AI 山寨币估值被转移到了新型的链上项目上,像是 AI @SleeplessAI_Lab 这样上币之后 soft rug 的项目跟这些 AI Agent 项目对比下来根本是不值一提 具体来说,可以看一下我这里的分析: 「对初创团队来说,现在的 meme 或者说是链上山寨发射的形式也同样能为他们提供资金,有市场的快速反馈,能够快速验证自己的方向是否能够收到市场认可,而且更能轻量级创业越做越大。 而正因为市场本身对团队实力有更高要求,ToC 难度远高于 ToVC,交付必须更工业化,也让大家明白实际上有些创业团队就是在诈骗,本质上来说证伪了很多以前融了资一做就做好几年没做出啥东西就是 fork 了下别人的诈骗项目(甚至这些诈骗项目还能融到很多钱,幸运者还能上所不停砸盘有天量流动性承接)。」 在我看来,很多 AI Agent 项目已经造成了鲶鱼效应,倒逼圈内一些没有实际行动的项目做事或者加速了这些泡沫的消亡 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优质项目,甚至是有融资的 AI 项目,由于 IPO 这一募资模式的门槛过高而选择在链上公平发射获得 funding,这才是 web3 这种草莽募资形式带来的核心价值,积极变化
分享至: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