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otian | CryptoInsight|2025年01月28日 09:13
昨天,CZ转发了 @myshell_ai 集成DeepSeek的内容,市场对于MyShell的创新应变速度展开了讨论,但回看最近其创始人发布的AI Agent展望贴,就大致可以找到答案:MyShell选择了一套更“务实派”的AI Agent赛道布局打法。
1)MyShell的身份很特殊,它是web3领域最早被贴上AI Agent聚合平台的产品,同时又是web3领域最像web2 Agent应用商店的AI平台,在web2领域它很另类,在web3领域它又不够Native。
可能正因为此,在过去web3以 #Virtual、#ai16z 为代表的AI Agent炒作热潮中,MyShell似乎缺席了,但本质上其实是它选择了一条更“务实派”的路线。
2)所以在主流AI Agent叙事方向争议框架和标准够不够落地,单体AI是否有实用性,DeFai、MetAiverse等是否能落地等等问题的时候,MyShell在年度总结中就可以骄傲地说,其平台已经累积了500万用户、20万创作者、2万个AI Agent应用、和一个完整的的Agent开发框架ShellAgent等等成绩。此外,其部分创作者月收入已经达到了4,000美元,具备一定的商业变现模式和可持续性。
不难看出,MyShell用数据和模式增长等更稳健扎实的成绩向市场发出声音,MyShell也会在AI Agent叙事热潮中抢的一席之地,而且在市场从概念炒作回归理性之后的空窗期,MyShell的优势也可能更加凸显?
3)看似MyShell走了一条特立独行的路,但本质上问题在于:AI Agent市场要先有成熟的单体AI应用,还是先有Launchpad资产发行叙事泡沫?
显然,在 TRUMP 代币横空出世前,“资产发行”的叙事占了上风,且已经通过AI Agent把过去一个牛熊周期经历的DeFI、NFT、元宇宙等叙事都复刻了一遍,结果显而易见,资产发行更适合市场需要,但泡沫催生之后,还是会回归单体AI实用性的根本问题上。
相较之下,MyShell的选择了先让单体AI Agent成熟应用起来,再弥补Token化激励缺口的方式。比如,提供了ShellAgent无代码开发框架,并配备三种开发模式(基础/专业/无代码)适配不同的开发者,此外还提供计算资源和模型托管、API调用和服务编排、支付和结算基础设施等等配套支持,以最大限度推动单体AI Agent应用的开发落地和运维。
4)当一片适合单体AI Agent应用部署开发、运维、商业模式变现跑通之后,MyShell就可以在平台庞大用户和应用的基础上附加额外的web3代币激励体系,比如以 SHELL 作为全生态激励代币,用户参加活动可以获得积分,并用积分兑换 SHELL,用户可以连接钱包参与激励计划并支持跨链资产和代币交互等等。
很难说,这套“应用”先行,Tokenomics紧随其后的模式是否更有后劲。但好处是,有了成熟的产品矩阵和用户基础就会带来规模化效应,再来启动Tokenomics经济激励会形成强有力的价值支撑,较其他以“资产发行”叙事为驱动的“炒作派”,走的路子会稳健很多。
以上。
最后,我个人不想评价AI Agent叙事的趋向更适合”务实派”还是”炒作派”,因为大家的目标都是推进AI +Crypto的主升浪叙事,只是走了不同的路线而已。
分享至:
脉络
热门快讯
APP下载
X
Telegram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