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生态的泡沫之殇:如何理性应对?

CN
2小时前

4月23日的文章《回归常识进行投资》发表后,一位朋友发来了他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中有很多我觉得非常精彩的观点。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位朋友的一些精彩观点。

“某种程度,我感觉这个行业前几轮牛市的上涨,纯粹就是不断炒作叙事 + 池子太小,随便进入点资金就会暴涨,直接把大部分人涨服。”

这个总结非常到位。

我稍微补充一点:在前几轮牛市的上涨中,加密生态还是涌现出了非常了不起的创新。ICO、DeFi、NFT在我看来都算,这些我都不否认。

但是,单靠这些创新,肯定无法形成我们曾经看到的那一幕幕癫狂。因为在这些创新中诞生的一些经典项目至今在现金流方面还是很难和传统的好企业相比,乃至于用现金流的方式对它们那些价值很有限的治理代币进行估值时,我们都发现那些治理代币的价格偏高了。

但是,这种夸张的暴涨仅仅只有加密生态才有吗?

并不是。

大家最看不起的A股都曾经有过。

在1991年到1993年第一次A股的大牛市中,上证指数从最低的127点在短短两年间涨到了最高1558点,涨了12倍。

这个涨幅丝毫不逊色于比特币在最近这两轮(2019 ~ 2021、2022 ~ 2024)行情中的涨幅。

要注意的是这可是指数的涨幅。

我没有查到当年那些妖股的涨幅,但猜想一下我们就能想象具体到个股在那个环境下,涨幅会多么的夸张。

我想,当年的它们应该也是讲出了丝毫不逊色于比特币、同样很有“想象空间”的故事。

看来,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不过,加密生态和A股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

A股面世时,它面对的仅仅只是尚在改革开放进行中的中国内地市场。那个市场的规模和体量还很小。可即便如此,它都能吹起那么大的泡沫。

而加密生态在面世时,则直接面对的是全球的市场,还是个无门槛、无需许可的市场。这个市场的规模和体量都远远大于曾经的A股,所以加密生态能够吹起如此大的泡沫也就不奇怪了。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是押着相同的韵脚。

“不管他是不是区块链,这个故事早期一定有极大的财富效应,不管他能不能产生真实价值,一直持续,直到游戏讲不下去。或者说这个特性并不是区块链行业的。而是区块链正好符合了这个更本质的金融市场特征。”

我觉得这句话很全面的总结了所有金融市场在初期的特点。A股的早期都能上演这样的故事,更不要说加密生态了。

所以我们在加密生态看到的泡沫并不特殊,也不例外。

既然不特殊、不例外,那泡沫就终有破裂、事物就终有回归原本的那一天。

“他早期一定会有很多赌客来,100%的,因为池子小。但是池子一旦大了,这个玩法100%不可持续。从这个角度讲,pump就是一个微缩版本的区块链行业,他的兴起和逐渐沉寂,完全就是区块链截止到目前的发展史。”

这段话表达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

那就是靠赌博的玩法是100%不可能把这个生态持续推进下去的。

它精彩的地方就是很形象地用pump.fun这个这轮行情中崛起的一个应用生动地刻画了这个博弈发展的全过程,并指出了这种玩法的无以为继。

写到这里,我想表达的是:

对加密生态未来的发展,我一直都是非常看好的。但在看好的同时我们不能掩盖了它目前面临的严重问题,更不能“自己骗自己”地认为这些问题是“正常”的、这些问题很特殊、这些问题可以例外。

认识到这些问题,回归常识、回归原本,我们才能更好地走接下来的路,用更健康的方式评估和参与生态中的项目。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OKX:注册返20%
链接:https://www.okx.com/zh-hans/join/aicoin20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