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CN
PANews
关注
2天前

作者:ltrd

编译:Tim,PANews

OM(Mantra)在一系列极不寻常且备受关注的市场事件中,单日暴跌近95%。我尽可能收集多方信息,并仔细查看了相关数据。在接下来的文章解析中,我将逐步梳理这场暴跌背后的可能原因。

我将解释:

  1. 为什么OKX并非此次抛售的源头(尽管这是我最初听到的指控)?
  2. 为什么有人像世界末日般疯狂抛售OM代币?
  3. 一个448天前开始质押OM的钱包为何可能与本次事件直接相关?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重点讨论市场微观结构以及如何正确分析此类事件。随后,我将概述整个情况可能如何展开以及哪些角色可能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必须明确的是:

  • 这次抛售绝非"寻常",即便在加密货币市场的中也是如此。
  • 其规模之巨、混乱之甚,在我看来已将多位市场参与者推到了爆仓边缘。这一点在订单簿数据和资金流向中都清晰可见。
  • 另外,这只是我个人对事件经过的理解。这些并非正式指控,也不指望你将这里所述的任何内容视为绝对真相。

除了——或许只有少数知情者——之外,没人确切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希望你能以批判性的态度阅读我的内容。如果你发现我的逻辑或分析中存在任何不一致之处,请务必指出。我分享这些是出于善意,旨在展示如何处理复杂的交易事件。当然,也因为我乐在其中。

OM暴跌事件速览

4月14日19:30(UTC)左右,代币OM遭遇大规模抛售,该代币已在包括永续合约市场在内的几乎所有主流交易所上市。需特别指出的是,其永续合约市场的存在是一个重要细节。

在崩盘发生前,OM曾位列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前25名。然而短短几小时内,其价格暴跌了约95%,其中仅一小时内就骤跌近90%。

这样的波动即便是对排名2000开外的低市值山寨币而言都十分惊人,更不用说排名前25的币种了。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市场微观结构:寻找抛售起源

我们将主要关注暴跌发生的那关键几分钟。接下来,我会分析一个三分钟的时段,为了更清晰,我将其分成了三个部分。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在第一阶段,市场出现了轻微但值得注意的抛售压力。这种压力主要集中在币安和Bybit的永续合约市场,因为这些平台为交易者提供了最便捷的做空渠道。

请记住:你无需持有现货币种也能制造抛压。永续合约其实是进行大规模方向性投资的更优选项,这得益于它们的高流动性和杠杆特性。

第二步最为关键,因为它决定了整个事件的意义,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从宏观视角来看:

尽管币安永续合约拥有市场上最深厚的流动性,但其造成的市场冲击(即由单一市价订单引发的价格波动幅度)却远超其他任何交易所。

这一现象传递出关键信息:

策划本轮抛售的主力资金主要活跃于币安永续合约市场。

为何如此?原因可能有两个:

  • 每一轮价格波动均由币安永续合约率先启动,事实上该平台始终主导市场动向(后续将详细拆解);
  • 即便在深度流动性支撑下,巨量市价单仍引发剧烈价格震荡,导致其他市场参与者来不及反应或撤单。

以下是微观数据层面的证据: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这里讲述的是一个高频交易领域的经典案例。某位交易者具备相对于市场流动性而言的大规模卖空能力,我们观察到在特定时间段(18:29:00、18:29:10、18:29:15)出现了约每5秒100万美元量级的交易,这种高频节奏的交易行为明显体现出机构级别的高频交易策略特征。

好的,现在的情况是:某个资金雄厚的市场参与者正在疯狂做空OM代币,其抛售力度仿佛末日将至。显然,每一笔市价卖单都会引发巨大的市场冲击(约5%的波动),但这种冲击只是暂时的,仅仅是交易瞬间的即时价格影响。

随后市场将回归短期价格均衡状态。这一过程会在交易所之间形成流动性缺口(呈现三角形态),即某一交易平台的成交价显著低于市场公允价。

这就是为什么在币安永续合约市场上,每笔大额市价单之后的大部分资金流动,其实只是市场在重新寻找均衡状态,或是将价格信号传导至其他交易所。

即便市场上普遍存在强劲的抛压,但真正的推手只有一个:某人在​​币安永续合约(​​上操控着OM的每一个微小波动(其实也没那么“微小”)。

我们看到了很多类似的情况。正如你所见,这种模式几乎如出一辙:币安永续合约率先行动,其他交易所紧随其后。

我们会遇到巨大的瞬时市场冲击,随后出现流动性缺口,最终形成短期均衡。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又一次,同样的模式发生了。希望你也像我一样喜欢这类图表,毕竟说实话,每当我看到这样的作品时,内心真的会泛起波澜。这是纯粹的艺术。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经过一系列类似事件后,近400万枚OM代币被以完全不专业、肮脏且混乱的方式进行做空。这次攻击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因其运作模式快速、野蛮且完全不考虑成本。

但接下来,事情开始变得诡异起来。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在我们的累积成交量差值(CVD)屏幕上可以看到,币安永续合约的OM代币持仓量差值为-400万,而在OKX平台上(当币安价格触底后)其CVD却持续攀升。

不幸的是,这个时候这些交易所数据开始产生误导了。不只是你,许多非常聪明的分析师也同样被误导了。

这正是我今天在推特上所说的,从交易数据中得出明确结论是极其困难的。这些数据几乎总是不完整的。你无从知晓市场参与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的意图是什么。你看到的只是表象,而你的分析就是尽可能接近真相。

就在此刻,我可以笃定地告诉你:接下来的120秒内,某位OKX用户将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疯狂抛售。其抛售力度之凶猛,恐怕会突破你的认知边界。

系好安全带,接下来的事情会更加刺激!

让我们来看看初始剧情的第三部分。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OM抛售开始一分钟后,价格已经从起点暴跌了50%,而就在此时,突然有人凭空出现,我们暂且称其为“OKX OM-巨鲸”。

这头"巨鲸"开始在订单簿顶端下方几个百分点挂出市价卖出限价单。转眼间,OKX交易所上的成交价格就比其他平台低了一大截。

你早就知道原因了,对吧?当前挂着一个巨大的限价卖出单:数百万OM代币正等待出手。

这就是CVD之所以呈现正值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市场在疯狂买入,而是由于某一方参与者在大举抛售,而其他参与者则趁机进行套利操作。他们在OKX现货市场买入,同时在永续合约市场或其他现货平台做空对冲。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甚至在OKX交易所上,有一笔单独的200万OM限价单,让价格整整维持了一分钟不动。而这正是你看到CVD呈现积极态势的唯一原因。

这并不是因为人们在疯狂购买,而是因为某些(很可能只有一个)市场参与者抛售了其所能抛售的所有资产。

你可以在此处查看各交易所订单簿前10个层级的订单量。

注意到所有的异常值了吗?

是的,卖盘一方总是OKX。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目前只剩下两种可能性:

  • 要么是这位市场参与者被迫抛售(否则他们将陷入严重困境)
  • 要么他完全清楚市场走势,并意识到现在是时候清仓了

这些可执行的限价订单看起来不像是预先计划好的,也不是通过算法执行的。

这感觉像是一个在抛售开始的一分钟内仓促做出的决定,而做出决定的人别无他选。

第二种可能是什么?

他们早就对OM的内幕一清二楚。当他们看到那种规模的抛售潮时,立刻意识到崩盘开始了,于是争先恐后地撤离,趁还能脱身时。

“但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呢?”

在X平台上流传着一些推测。其中一个尤为引人关注的说法是:据称,OM项目团队曾鼓励部分交易公司以OM代币作为抵押,向他们提供USDT贷款。

这个说法是如何契合“死亡螺旋”剧本的?

想象一下这样的操作:

  1. 质押OM作为抵押品,你借入USDT
  2. 将USDT存入币安交易所
  3. 通过永续合约粗暴做空OM。这种手法并不高明,但凭借压倒性的仓位规模砸盘,引发市场崩盘与混乱,触发连环清算
  4. 最终导致币价腰斩。

这个剧本完全成立。

我说的就是事实嘛?并非如此。我们并无确凿证据,只有零散的线索和模式化的行为轨迹。

OKX平台上的OM巨鲸可能是:

  • 某个因贷款条款或风控红线被迫抛售的用户
  • 这场围猎的参与者
  • 或是曾在OM上赚得盆满钵满却未及时抽身的OTC机构,当局势急转直下时突然觉醒必须采取行动,且须争分夺秒。

此刻,故事开始滑向诡谲的方向:

看一下这个以太坊钱包:0xEbb8B59780170833E455b32f57CF03DC440A77D2

它于448天前开始质押OM代币,并在市场崩盘前六天开始领取奖励。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表。

数据揭秘OM崩盘的最初三分钟:谁扣动了“死亡扳机”?

时间点真是巧妙。那个钱包与多笔转账及一系列其他钱包相关联。但在经过数次中转账后,通过追踪链条的某个环节,我们最终定位到了钱包0xB37D...f26A,该钱包连接着一个标注为"OKX充值地址"的账户。如需了解更多背景信息,可参考这条推文,它能为你提供关键线索。

极有可能,这个在448天前开始质押并在市场崩盘前几天提取了奖励的钱包,与在OKX交易所频繁下达激进市价限价单的参与者,实际上是同一人。

我们心知肚明,而币安很可能对这次攻击的幕后黑手一清二楚。

根据数据,在币安永续合约市场上疯狂打压订单簿的那个市场参与者,是引发这波雪崩式抛售的主要推手。

这就是目前的全部内容了。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

Gate:注册解锁$6666
广告
分享至:
APP下载

X

Telegram

Facebook

Reddit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