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了稳定币如何通过低费用挑战Visa和Mastercard的市场垄断,并探讨了监管与银行业压力下其发展的挑战与潜力。
作者:@bridge__harris

对于价值1万亿美元的Visa和Mastercard“双头垄断”来说,稳定币成为了一个挑战。除非这两家公司能及时适应,否则随着加密货币的监管变化和新兴竞争者的激烈崛起,将让它们面临更大的压力。如果《信用卡竞争法案》(CCCA)通过,它将要求大型银行为商户提供至少一个额外的网络选项,除了现在商户只能选择的Visa和Mastercard,以处理信用卡交易。这将削弱Visa和Mastercard的定价权,而最重要的是,稳定币网络可能会借此机会通过较低的费用与它们竞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信用卡竞争法案》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小——在参议院的通过概率只有3%,在众议院为9%,因此虽然一旦通过将大有裨益,但目前看起来并不太可能。
目前,Visa和Mastercard向商户收取的刷卡手续费高达2-3%,这通常是商户仅次于工资支出的第二大成本。不幸的是,小型商户受这些高费用的影响尤其严重。像沃尔玛这样的企业大公司有足够的谈判能力,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从而获得比小商户更优惠的费率,而后者却被Visa和Mastercard牢牢锁住。这也是Visa和Mastercard利润率超过50%的原因之一:小商户别无选择,只能依赖Visa和Mastercard,因为它们控制着80%的信用卡市场。简而言之,商户无法承受摆脱这两家公司带来的额外费用——这就是所谓的“典型的双头垄断”(乔什·霍利参议员语)。
一个稳定币网络能够将刷卡费降到接近零。商户讨厌刷卡费——这是完全合理的——如果他们能选择一个低费用的网络,并且不会限制他们的市场规模,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切换。
商户想要避开卡处理费用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激励消费者转变支付方式:“为什么第一个使用新型货币的人能成功,而第百万个使用者又如何?”(彼得·蒂尔)支付银行(A2A)作为支付方式的逐渐流行,已经证明在合适的条件下,消费者是愿意改变支付习惯的。Union Square Ventures的弗雷德·威尔逊甚至预测,到2025年,美国某些领域的直接银行间支付将超过信用卡支付的费用。更好的监管,特别是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第1033条款的出台,通过明确政府对开放银行业务的支持,让零售商更容易提供A2A交易,这不仅帮助他们避开了卡处理费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支付选择。
此外,支付银行的用户体验最终可能对消费者更加友好——类似于ShopPay的体验。沃尔玛已经推出了支付银行产品,而且无论是大商户还是小商户,开始纷纷跟进。为了说服消费者选择这种支付方式,沃尔玛增加了即时转账功能,消费者可以避免多笔待处理交易,从而避免透支。
“新技术让A2A支付对小型商户变得更加可行,提供了一个避免卡处理费用的可行替代方案。”——Ansa联合创始人Sophia Goldberg。
对于更便宜、更快速、更高效的支付方式(即:稳定币)的需求显然很强烈。那么问题来了:过渡到稳定币网络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从功能角度来看,消费者是否需要一张品牌不同的卡片,还是他们可以继续使用普通的Visa/Mastercard卡,而商户则有选择通过强制性监管将其通过其他网络处理?在《信用卡竞争法案》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一点,我们只能看看这些新网络与卡片的兼容性最终会如何发展。大规模采用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为客户提供极强的切换卡片的激励(主动采用);或 2)后台过渡,客户继续使用现有卡片,但实际处理过程发生在稳定币网络上(被动采用)。
其中一种对齐激励的方式是推出全新的稳定币银行:账户持有者可以在如亚马逊和沃尔玛等参与商户处享受折扣,这些商户会很乐意提供奖励,因为他们能够避免Visa/Mastercard 2-3%的刷卡费。
如今,客户的消费已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大平台上,因此,只要满足以下条件: 1)客户获得的奖励足以弥补切换卡片的麻烦, 2)商户提供的奖励低于它们为Visa/Mastercard支付的2%交易额,稳定币银行就能实现双赢。
客户仍然可以在存款上赚取收益,因为稳定币在后台操作,信用发放本身也可以用稳定币进行。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客户仍然只是在刷卡而已。到那时,银行可以完全被绕过:当客户在零售商处消费时,实际上就是从一个钱包向另一个钱包转账。
稳定币银行可以通过处理费用(显然,比现在的费用要低)、存款利息(收益分享)以及用户将稳定币转换为法币时收取费用来赚钱。有些人认为,稳定币发行人实际上就是影子银行,但为了获得主流采用,一个与商户自上而下合作的新稳定币银行可能是最有效的选择。如果激励措施到位,客户会乐意加入。
可以参考巴西的Nubank,它在银行仍占主导地位且以收取过高费用而臭名昭著的市场中脱颖而出。Nubank通过推出一款以移动为主的全功能产品,并大幅降低费用,成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而巴西的传统银行往往未能以便捷的方式提供基本的金融服务。相比之下,美国的传统银行虽然不完美,但其在线和移动功能已经足够让大多数客户不愿轻易转换。Nubank凭借其出色的用户体验取得了成功,而这种模式理论上是可以在美国复制的。但一个成功的货币平台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界面,它还必须允许用户在存款账户、稳定币、加密货币之间轻松转账,甚至进入“先买后付”(BNPL)或其他信贷产品——且无需跳转到其他平台。这正是Nubank成功的关键,也是美国市场中的一个空白。
然而,美国的监管问题不容忽视:想在美国复制Nubank模式(并使用稳定币)的挑战者银行,将面临来自OCC、联邦储备银行和各州政府等多个监管机构的重叠监管要求。稳定币银行的可行性最终取决于是否需要银行执照、哪些货币转移许可证(MTL)以及其他相关监管问题。美国最后一家获得全国性银行执照的公司是Sofi(通过收购Golden Pacific Bank),它几乎在三年前的2022年1月获得了该执照。稳定币银行可以考虑一些创新路径,例如与现有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承保的银行或信托公司合作,而不是直接追求全国性执照。不过,如果没有《信用卡竞争法案》(CCCA),任何新的银行稳定币支付网络——即使获得执照——也将仅限于非商户支付(即B2B和点对点支付)。
Lummis和Gillibrand最近提出的两党稳定币法案有助于推动这一进程。该法案的明确目标是“为支付稳定币创建一个清晰的监管框架,既保护消费者,又支持创新,并促进美元主导地位。”虽然该法案无疑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其具体性远不如CCCA,后者在强制银行遵守方面提供了更详细的行动计划。
稳定币银行的成功面临的一个潜在障碍是银行业在华盛顿的巨大影响力,它是美国最强大的游说力量之一。因此,推动必要的立法通过国会将是一场艰苦的斗争。2023年,无论大小银行的游说支出总计约8500万美元。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游说者通过复杂的实体和方式等手段,公开的游说支出数字实际上可能远远更高。
稳定币银行的成立首先需要一个清晰的监管策略,以及足够的资金支持,来应对现有银行强大的游说压力。尽管如此,潜在回报是巨大的。一家成功的挑战者银行可以填补美国市场中缺失的综合金融模式,并且完全建立在稳定币上。如果执行得当,这将是自互联网以来,消费者、商户和银行互动方式的最大变革。
即使这是一个潜力万亿的市场,并且从技术上讲完全可行,稳定币银行仍然依赖于CCCA,而该法案目前看来很难通过。现有的银行势力将全力反击,因为自然地,旧的总是反对新的。但新的终将到来——至少以某种形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ellobtc.com/kp/du/02/5674.html
来源:https://x.com/bridge__harris/status/1875245405673238796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