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发表后,留言区有好几条留言提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问题。
比如有留言问我对散户在RWA中机会的看法有没有改变?
我的判断逻辑和以前一模一样,今天也再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逻辑。
当我说散户在RWA生态中有没有机会的时候,主要指的是:
- RWA中可能出现的资产类别对我们散户而言,相比现在纯链上产生的资产在收益率上有没有吸引力。
- RWA中的资产对于不同的投资方式而言,相比现在纯链上产生的资产在收益率上有没有吸引力。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先从资产类别上看RWA资产有没有吸引力。
在我看来,RWA生态中大概会有下面这两类资产:
一是项目本身发行的纯链上代币;
二是通过代币化从链下映射到链上的资产。
我们先看第二类:通过代币化从链下映射到链上的资产。
这一类资产实质上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那些品种,比如房地产、股票、债券、贵金属、外汇......
对于我来讲,我现在就持有这些资产,不过是链下的真实资产。未来当它们被代币化放到链上后,我可能也会持有一些这样的RWA资产。但那仅仅只是作为资产配置,我不会期待从它们身上获取非常超额的收益。
否则,我就不会进到加密生态了。
这就像我在熊市中会大量持有稳定币(它们实质上就是一种RWA资产),还会把稳定币放到AAVE中存起来,但这不是因为我期待能从稳定币存款上获取多高的收益率,而是为了更方便未来在链上进行其它的操作。
稳定币是如此,对其它未来可能的RWA资产,我至少目前为止都是持类似的态度。
所以这一类资产的吸引力至少对我来说是非常有限的。
我们再看第一类:项目本身发行的纯链上代币。
这类代币目前大概有两类:
一类就是和项目收益挂钩的代币。
这类代币现在有,但并不多,主要的原因在于监管。在我看来这类代币实质上就是电子股票,和我们现在投资的股票、基金没有太大的区别。
投资这类代币和投资链下的股票、基金在收益率上实质区别不大。
另外,这类代币最大的问题是在各国的监管下,未来能否任意由散户购买。否则就不会有美国证监会定义的所谓“合格投资者”了。不单单是美国的监管机构,全球任何监管机构都对普通散户能够购买什么金融资产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另一类是目前定位不太清晰的代币。
这一类代币目前主要表现为治理代币。这类代币未来会不会转变成第一类代币不好说。如果转变了,它们未来的走向就是第一类代币。但如果一直是以治理代币的形式存在,那它基本上和迷因币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如果是迷因币,它们未来的走向就很不好判断了。
由于能够进行RWA运作的机构基本都是传统金融机构或者和传统金融机构渊源颇深的组织,这类组织发行的迷因币对散户有多大的吸引力?
目前还看不出来。
另外,对这些机构发行迷因币,未来的监管机构会怎么处理也是个很大的疑问。
很多人拿川普发币说事,实际上他是赶在上任前干的事。在上任后,至少到目前为止,他在加密生态的行为还是比较“正规”的。
所以不管从哪个方面看,RWA中的资产目前对我这样的散户而言,吸引力都不是那么大。我可能会作为资产配置持有,但它们不是我获取超额收益的主要渠道。
另外再强调一下:
我之所以进到加密生态,最核心、最根本地还是期望加密生态会出现原生性、颠覆性应用和场景,这些应用和场景能够超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那些形式和模式,基于这样应用和场景所产生的加密资产一定会给我们带来远超RWA资产的收益率。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