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aotian(X:@tme l0 211)
最近,数十家 Restaking 解决方案同时涌现内卷,市场好生热闹,阵仗可比当初 Lido、RockX、SSV 等 Staking 大战精彩多了。从降低用户 32ETH 门槛的节点服务「技术实力」大战,变成了如今争抢 Eigenlayer 积分的「运营策略」大战,比较典型的应该算 @KelpDAO 了,愣是凭积分大战,拼到了 TVL Top3,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阶段,由于@Eigenlayer 暂停了再质押业务,市场用户很长时间内无法直接参与质押,而 Eigenlayer 又推出了明牌积分空投机制,这给了 KelpDAO 等后来者抢夺市场用户的「空窗」机会,KelpDAO 国库将自讨腰包在 Eigenlayer 上分得的积分,再分配给用户。
用户在 @KelpDAO 上质押 ETHx,stETH 以及 sfrxETH 等 LST,除了可以获取 Kelp Miles 积分 Miles 积分外,还能获得 Eigenlayer 提供的 EL Points。在这个阶段,总计有 49K ETHx 参与了 Eigenlayer 的积分获取。
第二阶段,Eigenlayer 全面开放 Restaking 业务,并取消了质押资金上限。本以为这会让 KelpDAO 等积分大战策略失效,毕竟用户可以直接参与 Eigenlayer 获取积分,对其他竞品平台的需求势必会降低。没想到, @KelpDAO 又推出了 EigenBoost 2.0 策略来紧急应对:
1)用户质押 ETHx 可以获得额外 100 万的 EL 积分,每存入 1 个 ETHx 可获得额外 50 EL 积分;
2)用户可以将 LST 铸造成 rsETH 来向市场提供流动性,当用户每在 Stader 平台上 mint 成功 1 个 rsETH 即可获得 100K Kelp Miles,rsETH 这部分流动性也不会浪费,用户可以存入 Pendle 享有 30% 的 APY 收益。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此,虽然 Eigenlayer 开放了窗口但是,720 分的标准也不是人人可得,更多的小额资金可能会选择通过 KelpDAO 流入,进而实现一鱼多吃,毕竟 Eigenlayer 的积分若扑空,保底还有 KelpDAO 提供低保。
尤其是 @KelpDAO 也成长到了 Top3 3 亿美金以上的心理安全关口。这样的运营策略一定会吸引一大部分闲散资金进入。
强中更有强中手,如果说 Eigenlayer 放开质押上限是为了夺回被其他 Restaking 项目吸走的用户,那 KelpDAO 的这一加强版积分运营策略,则是一次有力的回击,确实,当 Eigenlayer 的积分竞争明牌之后,散户一鱼多吃的心理就成为关键了。
若要问,如何看待 Restaking 赛道过于「内卷」存在的安全风险?我抛 3 个浅见:
1)Eigenlayer 的品牌和信誉就是 Restaking 赛道的基本面,由于其 AVS 和节点 Slash 机制并未完善,唯一的安全载体就是 Eigenlayer 自身智能合约。
若大量散户都 fomo 进入 Eigenlayer 存在的风险面会更大,任意小问题爆出后都可以造成挤兑风险。基于此我倒认为让 KelpDAO 这类偏机构化的平台顶在前边,反倒会分摊和降低 Eigenlayer 一家独大潜在的安全风险;
2)看似这类第三方平台,有 Rug 风险,但用户所获取的积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Eigenlayer 手里握着这类平台的底牌。一个平台要在内卷市场中获得不错的份额,其 Rug 机会成本也大了,除了要合计被 Eigenlayer 牵制的资金规模之外,市场运维等工作付出的成本也并不小。
乐观点看,比起单个 Eigenlayer 合约潜在的安全风险,第三方平台资金的分散反而会降低整体系统性风险,当然前提是该平台得经受一段时间的市场品牌信誉积累;
3)Eigenlayer 以目前的资金体量,闲散资金参与获取积分捕获空投机会的可能性在降低,越多的资金涌入只会增加低保分的门槛。这个时候第三方平台用大资金抽出来的积分,对散户而言确实是防踏空的一鱼多吃机会;
Note:以上观点仅做参考建议,无论如何要对 Restaking 这种「加杠杆」的流动性玩法行为多一些警惕。毕竟大局未稳,请理性适度参与,切莫盲目冒险。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的立场和观点。本文章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用户与作者之间的任何争议,与本平台无关。如网页中刊载的文章或图片涉及侵权,请提供相关的权利证明和身份证明发送邮件到support@aicoin.com,本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将会进行核查。